人民網>>觀點

燕趙晚報:殯儀館變“宰人間”拷問公益去向

劉健

2014年04月04日09:58    來源:石家庄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殯儀館變“宰人間”拷問公益去向

  “要看最后一眼,先交2萬元押金”、“不買貴的,就是不孝”,作為死者火化入土前的必經之地,一些醫院和殯儀館的太平間卻發生了這樣的異化。(4月3日《新京報》)

  殯儀館變“宰人間”,其罪有三:其一,經營者以孝道之名綁架消費者權益,將寧靜之地異化為圈錢之所,猶似“二次傷害”令死者難息、生者難安﹔其二,靠殯葬圈錢令法律汗顏,既破壞市場公平規則,還易導致殯葬環節衍生審批尋租、倒賣信息、變相勒索等“下游違法”﹔其三,亂象加重百姓喪葬經濟負擔,易逼退殯葬文明、阻斷殯葬改革去路。日久彌新的殯葬亂象背后,既有人們對“厚養薄葬”傳統孝道觀的忽視,也暴露出政府對殯葬服務的公益性關注嚴重不足。

  “葬養倒挂”的殯葬觀成為人們的情感軟肋。由於“厚養薄葬”的孝道觀尚未興起,加之攀比之風尤盛,使經營者極易將“孝心=金錢”的公式發揮到極致,譬如“不買貴的就是不孝”、“討價還價是不吉”的說辭則能直擊人們的情感命門﹔加之該行業價格信息不對稱,令死者家屬無力反抗各種霸王條款,隻能為少有的情感消費埋單。

  殯葬服務的公益流失淪為殯葬暴利的幫凶。一方面,主管方未依法盡責對服務種類、價格標准等關鍵環節加以限定,其預留的系統漏洞導致殯葬環節淪為“圈錢流水線”﹔另一方面,高達300%的行業利潤,使得“民辦官管”易變成審批尋租、官商合謀的入口,令所謂殯葬服務市場化淪為皇帝的新衣。

  死亡是偉大的平等,也是最后的尊嚴。解決百姓“死不起”的殯葬之痛,護送逝者“最后一程”,亟須殯葬改革帶著公益屬性發力倒逼。一則強化制度改革、摘除壟斷之瘤,讓市場之手在規則內互博出高性價比資源﹔二則要修補服務價格標准等制度漏洞,強化殯葬市場管理責任及法律作為,嚴格打擊殯葬亂收費、中介炒墓地等行為﹔三則務必從破解殯葬服務資源瓶頸出發,以實行低價或免費殯葬等均等化服務誘導百姓向文明殯葬靠攏。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