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新京報:有來有往,委員的“敢言”更有價值

2014年03月04日08:58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有來有往,委員的“敢言”更有價值

■ 我看兩會

兩會時間剛開啟,《人民日報》和政協委員崔永元的一個小“PK”,引起了網友關注。《人民日報》微博勸告代表委員:“你沉默,就是人民失語﹔你認真,民主才能運轉起來!”而小崔轉發評論:“我們敢發言你敢發布嗎?”《人民日報》毫不退縮:“呦,先把這條發布。”

雙方你來我往,似乎打起了“敢言”擂台,給嚴肅的兩會添了幾許活潑。這攻防調侃,也契合了民眾對兩會的期待——代表委員要敢於觸碰這個社會最為敏感、重大的問題,不僅是在會場關起門來說,還要通過媒體等渠道,讓民眾看到、聽到,形成會場內外的互動。

近年來,每次兩會都有很多像小崔一樣“敢言”的代表委員,但民眾自然還是期許更多。或許正因如此,俞正聲在昨天的工作報告中,特別強調:要始終堅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辮子的“三不”方針,鼓勵尖銳而不極端的批評。這樣的“承諾”,當能消除更多委員的后顧之憂。

當然,代表委員是否“敢言”,不僅考驗膽量,也反映履職的態度和能力。小崔之所以“敢言”,除了“實話實說”的個性之外,他總是盡量做到“有備而來”,也是重要原因。雖然有人質疑他在轉基因問題上的專業知識是否足夠,但他至少花了很多精力去調研、去搜集素材。這樣“敢言”起來就有了底氣。

對那些真正“敢言”的代表委員,對那些有價值的議案、提案,“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辮子”是不能逾越的底線,更積極的態度是要有所回應。《人民日報》和小崔的“對話”之所以精彩,是因為有來有回。如果只是某一方自說自話,那早就“冷場”了。

另一方面,代表委員的“敢言”也要獲得相關部門的積極回應。代表委員們大膽講了真話,提出了切實可行、建設性的方案,那麼,所涉問題也應盡快解決才好。這又是另一種有來有往。

所以,有多少“尖銳而不極端的批評”被記住,有多少問題隨之被解決,應成為評價一年的兩會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

□敬一山(媒體人)

分享到:
(責編:王倩、文鬆輝)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