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起,廣珠城際鐵路將邁進“芯”時代——使用中鐵銀通卡即可直接刷卡進站乘坐動車組列車,無需購買紙質車票。對於經常坐城軌出行的人來說,一卡在手,就可以像乘坐地鐵一樣隨到隨走,免去買票的煩惱,也節約時間,無疑是個好消息。
不過,現代人的生活中,各種卡的使用實在是太常見了。電子化“卡生活”給人們帶來了便利,同時也帶來了用卡的煩惱。各種信用卡、消費卡、優惠卡……功能各不相同,就算是同一功能的,不同單位發行,也各有各的好處和不足,讓人很難一卡在手,什麼都搞定。就拿信用卡來說吧,不同銀行有不同的優惠商家,難以取舍,什麼都要的話,往往是稍不小心,弄混了還款時間,就不得不支付違約金了。而各種卡多了,全放在身上,攜帶很不方便不說,一旦丟失,還增加了安全隱患。
新發行的中鐵銀通卡無疑給人們的出行多了一種選擇,但是,其實在此之前,嶺南通(也就是廣州使用的羊城通)已具有在廣珠城軌使用的功能,隻不過,因為廣珠城際列車購票需要身份証,所以羊城通隻具有支付功能,不能像中鐵銀通卡這樣刷卡直接上車。同樣作為交通卡,如果能在功能上升級,也具有中鐵銀通卡的功能,無疑會讓公眾出行更加方便。
現在很多地方都在推行市民卡,將醫保、社保、養老,甚至借書、借公共自行車等功能都涵蓋其中,集政府應用、銀行卡應用和電子支付應用於一體,就是為了盡量減少多卡使用給市民帶來的不便。
像交通卡這樣具有公共服務屬性的卡,也完全應該盡量整合為一體,摒棄各方利益,更加體現便民利民的特點。羊城通(嶺南通)從廣州開始,再到珠三角,其使用范圍正在逐步擴大,目前已有近20個省內城市可以使用,在香港也與八達通聯網,可以覆蓋公交、地鐵、輪渡等公共交通領域,讓市民可以輕鬆“嘀”卡出行。從技術上,羊城通(嶺南通)“嘀”卡上城際列車,應該不是問題,關鍵是如何協調與鐵路方面的關系,打通便民之橋。
不過,各種卡合並了之后,還有一個安全與管理的問題,要做到用卡時能“一卡通”,不用了銷卡時也要方便快捷。 (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