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南方日報:土地供給決定房價的未來

朱迅垚

2013年09月27日08:56    來源:南方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土地供給決定房價的未來

近日,國土資源部召開部分城市房地產用地管理和調控工作座談會。針對近期全國各地地王頻出的現象,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胡存智指出,一些地方在債務壓力下,集中推出優質地塊,忽視了有關均衡供地的要求,一些地方政府默許甚至助推出現高價地,影響市場預期,抬升房價地價。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將加大高價地的防范力度,在房價持續較快上漲、供需緊張的城市,增加住宅用地供應,特別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要調增並公布住房用地供應計劃。

沒有跡象顯示中央有加大房市調控的可能,但國土資源部的表態是在向市場釋放信號,即國土部不會放任地方政府在土地財政上的予取予求。然而,國土部門的政策有多大效果仍值得觀察。事實上,從過去的經驗來看,雖然國土部門近幾年一直聲稱保障土地供給,但在執行層面,土地供需矛盾越來越大,尤其在一線城市,土地供給不足是地王頻出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要反思,最根本的當然是反思土地出讓制度。在土地供給壟斷的條件下,政府控制土地並通過招拍挂制度,將土地價格最大化。這種制度的好處是可以通過競爭將土地資源盤活,同時讓政府獲得土地財政用於當地其他社會建設。但這種制度也極容易成為高房價的推手,原因在於一些地方政府過於依賴土地財政,通過各種方法對市場上土地供給數量的控制進而控制土地的價格。正如國土部門所揭露的,有地方政府助推出現高價地,有些地方政府眼看地價下滑,便擁地不推,或者在推地時完全不透明,不告知未來的推出計劃,造成人為恐慌、哄搶。

在基本土地出讓制度無法改變的前提下,在實際運作中問題最大的則是土地供給制度。我國城市土地總供給規模其實不少。問題在於,國土部門供給的數量、規模以及組成到底是怎樣,往往都無法給市場一個明白賬。市場講究的是供求關系,土地市場雖然是壟斷的,但如果對供給有清晰的預計,那麼價格就會呈現經濟學上的均衡,相反,如果供給總量市場無從得知,往往就會推高市場對價格的預期。在我國國土部門公布的土地供給數據中,很多供地指標無法分清已征與未征、已開發與未開發、增量與存量,同時也無法分清商品房與保障房的供給差別,更分不清政府儲備與市場儲備、企業儲備的情況,企業看到的只是一筆糊涂賬。因此每年當國土部門號稱已完成了年度的土地供給計劃時,市場中的經營主體卻無法從這筆糊涂賬中看出市場中的土地供給關系。可以說,土地供給制度的缺陷也部分推高了地價。

國土部門存在的意義就在於規劃和管理土地。它既要面對它自身,又要面向市場。面對自身,它應該加強監管,除了監管商人、企業、購房投資者,還應該對手握土地推出權、規劃權的部門進行監管﹔面對市場,它應該徹底公開透明,完善土地供給制度。如此,地價和房價才有控制的可能。

分享到:
(責編:石冰心(實習生)、文鬆輝)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