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揚子晚報:王立軍的輪椅與丁書苗的帽子

惠銘生

2013年09月25日08:59    來源:揚子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惠銘生:王立軍的輪椅與丁書苗的帽子

在23日晚間播出的央視新聞1+1《復盤,薄熙來案庭審》節目中,主持人白岩鬆稱:有關方面應對証人王立軍坐輪椅出庭給出解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陳衛東表示,法庭和監獄方面都沒有義務公開王立軍身體狀況(9月24日人民網)。

作為薄熙來案証人出現在公眾面前的王立軍,為啥坐著輪椅?他的身體怎麼了?不管是為了滿足公眾好奇心也罷,還是為了滿足公眾知情權也好,就如白岩鬆所吁求的:有關部門需要給予一個解釋。

面對公眾的議論、白岩鬆的考問,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陳衛東卻“依法論事”回應:法庭和監獄無義務公開王立軍身體狀況。

陳衛東教授“依法論事”的回應貌似鏗鏘合理,但讓人難以接受。一者,王立軍坐輪椅,是身體病殘了、身體不舒適,還是源於其他原因,這都毫無秘密可言﹔二者,王立軍為何坐輪椅,不管是監獄還是法庭,隻需要說一句實話而已,這是多難的事嗎?三者,凡事對照法律條文、講義務,這很荒謬,也很呆板、機械。因為,有關部門解釋一下王立軍為何坐輪椅,何需上升為法律和義務的層面?

王立軍為何坐輪椅,原本是件簡單不過的事,但是,有關部門卻三緘其口,諱莫如深﹔有的專家卻故弄玄虛,雲山霧罩,於是,小事演繹成“大事”,簡單事演變成“復雜事”,結果王立軍的“輪椅”成為街談巷議的話題、媒體關注的焦點,甚至為謠言傳播提供了溫床。

無獨有偶。9月24日,丁羽心(曾用名丁書苗)涉嫌行賄非法經營受審,這起案件同樣備受社會關注,因為在劉志軍案中,法院認定劉志軍濫用職權使丁書苗及其親屬共計獲利30余億元。庭審期間有一個細節是:丁書苗“戴帽”受審——這在庭審中是極為罕見的。法庭的解釋是:因為丁書苗做過兩次開顱手術,頭部怕冷,故允許其戴上帽子。你看,區區一句話,就將事情解釋得清清楚楚,沒有人會為之好奇而質疑。

同理,王立軍坐輪椅當証人,不管是法庭還是監獄,隻要實話實說,哪怕是三言兩語,就足以滿足公眾好奇心和知情權,有關部門何樂不為呢?

其實,王立軍為何坐輪椅出庭需解釋,公眾還有更高的期盼就如白岩鬆所言——薄熙來不是一個簡單的案件,對於中國司法來說,用更公開的方式去審理案件,是一個新的起點,不應該對王立軍為何坐輪椅這種簡單的小事都諱莫如深,三緘其口。

將小事變成大事,將簡單事變成復雜事——這是個別地方、個別官員之能事。表面看,他們說話辦事是“講政治”、講大局、講原則,實則是耍小聰明,故弄玄虛,動輒將事辦砸、辦糟糕,將問題引向反面,這種事例舉不勝舉——公開透明,質疑消弭﹔遮遮掩掩,沒事也能整出事來,甚至異化為難以消解的公共事件。教訓須銘記!

(山東 惠銘生)

分享到:
(責編:王倩、文鬆輝)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