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觀點專題>>打擊網絡謠言,共守“七條底線”>>各方評論

解放日報:用法律擊碎網絡謠言“利益鏈”

2013年09月09日08:44    來源:解放日報    手機看新聞

  “朋友真實經歷:剛在地鐵裡聞到一股香味,頭就非常暈,醒來發現被丟在綠化帶裡,身上的錢全沒有了。 ”

  類似看似誠懇的 “善意提醒”,隔三岔五就會出現在網絡上,讓不少市民感到惶恐:“社會這麼不安全? ”

  事實上,已有專家實踐証明這一說法不科學,警方也証實上海從未接到此類報案。網上查詢發現,這樣的說法早在網絡論壇誕生之初就已出現。

  英國一位法律專家曾經把網絡謠言比作“一旦打開,就無法再擰緊的水龍頭”,因為互聯網天生就具備匿名、自由和交互的特質。

  法律專家表示,網絡同樣受法律管控,無論目的為何,網絡謠言制造者都應受到法律懲處。

  網上傳謠成“最佳途徑”

  今年5月,上海一家室內設計裝飾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黃某意外死亡。與黃某有經濟糾紛的傅學勝一直想伺機報復,至此仍不罷休。

  公安機關認定排除他殺、系意外死亡的結論,讓傅學勝覺得抓到一個良機:把黃某意外死亡和最能吸引公眾眼球、引發“轟動效應”的“官員貪腐”、“謀殺”等題材結合起來,既能搞臭黃某,也可攻擊政府和司法機關。

  網上搜索后,傅學勝編造了《“情婦”舉報副區長、公安分局長》帖文發布到網上,該區副區長、公安局局長“躺槍”,被傅學勝造謠“貪污受賄20多億、擁有60多處房產、包養10多名情婦,殺害企業家黃某”。

  不僅是政府官員和知名人士會受網絡謠言困擾,普通人同樣如此。市民唐先生在網上購買了一款充電器,因不滿意給了差評,隨后竟在網上看到網帖稱他“出差時嫖娼”:“姓名和公司都對,還好時間地點對不上,不然我肯定被誤會啊! ”

  過去,網絡被稱為“虛擬空間”。但隨著人們在網上消費、娛樂甚至工作,“虛擬”與“實體”之間不再涇渭分明。一些法律專家也指出,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比如刑法246條規定的誹謗罪,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但並未指定‘散布’的渠道,而網絡的低門檻讓網上散布此類謠言成了最佳途徑。 ”一些法律界人士認為,網絡謠言的動機、情節和造成的結果都與現實中的誹謗相同,如今影響甚至更大,理應依法受到懲處。

  用法律擊碎利益鏈

  今年,上海公安機關已依法查處網絡造謠傳謠案件380余起、170余人。從查處的案件看,當前網絡謠言中有組織的網絡水軍、網絡推手、網絡公關公司通過發帖、刪帖、炒作、造謠,制造社會熱點,借機謀取經濟利益,也有一些微博“大V”為博取眼球、賺取粉絲,不辨是非甚至捏造不實信息。這意味著網絡謠言的背后,往往有一條利益鏈。

  網名 “立二拆四”的楊秀宇透露,一開始諸如“大頭針換別墅”等系列活動就是炒作:“我先把自己炒紅,想宣傳的企業自然會找來。 ”據悉,楊秀宇的公司經營好的時候“一年毛收入接近1000萬元”。

  而傅學勝策劃中石化 “非洲牛郎門”事件,為達到“轟動效應”,還專門花數千元雇佣網絡水軍進行轉載頂帖、惡意炒作。

  作為傳播平台,一些網站也對這種惡意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推波助瀾。與專業的新聞不同,如今網上不少看似正規的新聞往往用“網傳”、“網友稱”作為來源,這在專業人士看來是不負責的:“新聞要有信息來源,專業記者會通過多個信息源佐証事實。”對此,一些業內人士表示:“點擊率仍是衡量網站好壞的指標,因此有些明知消息不確切的‘爆炸信息’也就這樣出來了。 ”

  目前,制造網絡謠言的“代價”顯然還很低。一些網站管理人員圖省事,即使明知是謠言,只是凍結造謠者的賬號,造謠者換個“馬甲”可以繼續造謠,受害者不是名聲掃地,就是商業信譽毀於一旦。相形之下造謠者可謂“一本萬利”。

  治理網絡謠言,必須用法律擊碎“利益鏈”。美國政府信息與規制事務辦公室主任凱斯·桑斯坦在其著作《謠言》中提出:“要控制謠言,應從法律責任入手,使謠言的制造者與傳播者為自己的行為承擔一些法律責任,增加造謠、傳謠的代價。”

  以信息公開治“網謠”

  網絡謠言為何能大行其道?

  一些專家指出,任何一個年代,謠言盛行往往有三個條件:社會信任感下降﹔信息公開不夠及時透明﹔受眾素質參差不齊。

  “以前我一直覺得網上有些看似離譜的傳言是假的,但后來卻被証明是真的,這讓我不得不相信網絡傳言。”市民姚先生經常會為網上傳言和親友爭論,比如今年5月網上熱傳“夜店歡迎局長光臨”事件,姚先生一開始覺得不靠譜:“哪個官員如此不注意?”隨后事發地河南項城市相關部門回應稱,當地田姓局長、副局長有六七位,但這些局長事發當天都沒到鄭州出差,“可能是一場惡作劇”。然而隨后情況卻急轉直下,5月28日當地稱經過調查,事件主角為項城市工商局副局長田洪志,當事人隨后被免職。

  “網絡謠言泛濫當然要人人喊打,但是‘網謠’之所以蠱惑人心,也不能忽視信息不公開所造成的推波助瀾作用。 ”一些專家指出,對網絡上的傳言,政府部門不能不經過調查一概以“謠言”論處,事后又“自打嘴巴”,這樣隻會助長真正的網絡謠言傳播。

  2012年12月6日,媒體人羅昌平在網上實名舉報時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學歷、經濟等問題,國家能源局回應稱 “純屬污蔑造謠”:我們正在報案、報警,將採取正式的法律手段處理此事。但今年8月8日,劉鐵男被開除黨籍並被行政開除,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一些專家認為,政府部門遇事不應急於否認,對自身問題不能採取回避態度,而應多聽、多看、多調查,這樣才能給予公眾一個明確答復,對網絡謠言才能及時澄清。(記者 簡工博)

 

分享到:
(責編:王倩、文鬆輝)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