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羊城晚報:整治謠言要警惕混淆不同概念

何龍

2013年08月30日15:15    來源:羊城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整治謠言要警惕混淆不同概念

昨天,安徽碭山縣公安局的官方微博“碭山公安在線”發微博稱,8月26日下午,310國道碭山段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5人受傷。事故發生后,網民於和玉不顧事實,在其個人微博上發布“事故造成16人死亡”的虛假信息,屬散布謠言,我局依法對其作出行政處罰。

這微博很快引起人們的強烈批評。當天下午,“碭山公安在線”刪除了該條微博,並發表道歉聲明,說他們對於和玉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不妥,現已撤銷,並已對被拘留人員及其家屬表示歉意。

碭山縣公安局顯然是在未弄清什麼是謠言的情況下,就對發帖者做出拘留的處罰。

謠言是憑空捏造出來的,是毫無根據、沒有真相的虛構。造謠基本上都有明確的目的,或者為了攻擊,或者為了出名,或者為了商業目的而誤導他人。而網民於和玉在自己的微博裡發布的死亡數字,盡管不太准確,卻基於事實。作為非專業記者,他只是關心交通事故的死傷情況,把自己聽到的死亡數字寫在自己的微博上,看不出有什麼惡意動機。它頂多算一種不實傳言,怎麼能和造謠扯上關系?如果按照這個邏輯,統計局和許多媒體就危險了,因為他們經常發布的數字未必都准確,有的甚至還有很大的水分。

同樣在昨天,新華網刊登《先否后肯 “官謠”也有大忽悠》,盤點了四起“官謠”:劉鐵男被實名舉報,能源局曾稱污蔑﹔鄭州夜店打字幕歡迎項城田局長,官方稱為惡作劇﹔視頻揭穿佛山執法人員毆打司機,但佛山交通部門卻聲稱“文明執法”﹔涪陵綜合執法局一吳姓公務員不雅照被撿到,該執法局則否認照片中的男子是他們的工作人員……但所有這些被急急忙忙否認的事,最后都被証實。

新華社記者盤點“官謠”,客觀上提醒人們,在整治謠言時,不應忽略“官謠”。這是相當及時也十分必要的提醒,因為官方機構一旦失去誠信,也就失去了整治謠言的權威性﹔而且“官謠”比“民謠”影響更大,危害更深。

但這四個案例,實際上都不屬於造謠,而屬於撒謊。

在謠言與撒謊之間,其實有著微妙的區別:謠言背后沒有真相,而謊言的背后有真相﹔謠言常常被用於攻擊,而謊言則往往被用於掩蓋﹔謠言可能止於智者,而謊言則隻能止於揭露……有時候,謊言比謠言更具傳播的隱蔽性和接受的強迫性,因而也更具危害性。

上述四個“官謠”案例的背后都有真相,有的是護主心切,綁架主人所在的機構來掩蓋真相﹔有的則是害怕“負面新聞”而隱藏真相。這與人民日報1958年畝產萬斤的報道、重慶2012年“休假式治療”的告示,以及貪官宣稱自己如何廉潔等一樣,都是撒謊的典型﹔而“秦火火”的一些帖子,才是真正的造謠。

界定謠言與謊言、傳言、失實報道、觀點謬誤等的分野,可以讓我們看清它們的不同危害程度,防止整治謠言的擴大化和隨意化,防止對輿論監督、學術探討、正常言論等造成的“寒蟬效應”。

因此,對那些惡毒人身攻擊、制造社會恐慌和嚴重損人利己的謠言,我們需要在法律的框架內進行精確打擊,同時,我們也要避免“完全任務式”的“抓謠比賽”。

分享到:
(責編:石冰心(實習生)、文鬆輝)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