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觀點專題>>打擊網絡謠言,共守“七條底線”>>各方評論

法制日報:七條底線核心是法律法規底線

2013年08月26日12:57    來源:法制日報    手機看新聞

  如何守好法律法規底線?這就需要針對互聯網發展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及時跟進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完善,將法律法規前置於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才能管好互聯網社會

  唐衛毅

  8月15日閉幕的中國互聯網大會發出倡議,全國互聯網從業人員、網絡名人和廣大網民,都應堅守“七條底線”,營造健康向上的網絡環境,自覺抵制違背“七條底線”的行為,積極傳播正能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貢獻(8月16日《法制日報》)。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公眾開辟了一個全新的生活空間,也帶領眾多的網絡愛好者進入了一個虛擬的網絡社會,充分享受遨游網絡天空的自由與暢快,演繹著各種不同的“網情”、“網言”、“網行”等表達方式。如今,網絡已經完全改變了公眾的生活方式,坐在家裡、藏在角落裡,一台電腦、一根網線、一個鼠標就把世界瞭望,把話語發出。網絡的發展,見証了社會的進步,開放了社會環境。但是,網絡無序問題也始終困擾著眾多網民,尤其是網絡上各種非文明的語言、圖片、視頻等比比皆是,有時用網絡“大雜燴”和“烏煙瘴氣”來形容互聯網生態也是恰當的。

  其實,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著實讓人們有些措手不及,特別是法律法規的滯后,管理手段的單一,讓網絡充滿“江湖氣味”,網絡秩序亦是缺少文明規范。現在很多網絡事件都是“被動式”的管理,比如,出現了網絡謠言,就不停地辟謠﹔有的網上散布虛假信息,大搞詐騙活動﹔還有的泄露他人隱私,歪曲事實,搬弄是非等等。就目前來看,我國的網絡管理仍未形成良好的法治秩序和維護機制。此次全國互聯網大會發出倡議,號召網絡從業人員、網絡名人及廣大網民堅守“七條底線”,總體上看,對維護網絡秩序和環境有一定的作用和價值,但是“七條底線”仍過於寬泛,而靠網絡從業人員、網絡名人及網民自律,也難以從根本上解決網絡管理混亂的難題。

  筆者以為,“七條底線”的核心是國家法律法規的底線,隻要守好了這條底線,互聯網就會“風平浪靜”,守不好就會“風起雲涌”。如何守好法律法規底線?這就需要針對互聯網發展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及時跟進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完善,將法律法規前置於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才能管好互聯網社會。

  目前有一個現象值得注意,就是網絡環境更加多元、網絡輿情更加復雜,網絡正義與非正義的較量正進一步地加劇。尤其是面對網絡社會的“治安環境”,尚缺乏更加強力的管理措施。互聯網不能成為江湖,這是互聯網的基本責任。而肆意謾罵、無中生有、泄露隱私,以及網絡暴力和網絡攻擊等行為,也使得網絡環境烏煙瘴氣、人人自危。網絡謠言、網絡暴力的“殺傷力”很大,這是一個不能不警醒的問題。尤為重要的是,作為網絡名人,擁有大量的粉絲,充當著意見領袖的角色,此時更應該自覺守住底線,充當法治倡導者、倫理堅守者,而不是被浮躁情緒裹挾,成為謠言的“擴音器”。

  當然,網絡社會與現實社會一樣,都是需要法律、道德來約束的。據悉,目前我國已有5.91億網民,生活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網民在共享海量信息資源的同時,更應該珍惜這個時機,行使好自己的權利並且盡好自己的義務。特別是網絡從業人員、網絡名人,是維護網絡安全秩序的骨干力量,是網絡環境的“風向標”,專業的網絡從業人員、網絡名人堅守住底線,多釋放網絡正能量,多表達正面、健康、積極的聲音,才能引領網絡輿論的走向。而唯有網絡大家庭共同攜手自覺抵制網絡穢語、網絡暴力、網絡虛假、網絡自私、網絡非理性等不良行為,才能構建起既有自由、又有法治、又有健康、又有文明的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網絡生活氛圍和環境。

(來源:法制日報)

分享到:
(責編:王倩、文鬆輝)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