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評《我有一個夢想》50周年:遠未實現的“夢想” 

溫  憲

2013年08月25日04:21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遠未實現的“夢想”(五洲茶亭)

  今年8月28日,是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發表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想》50周年。歷史格外珍重打動過無數顆心靈、也因此推動歷史改變的這一講演。半個世紀過去,馬丁·路德·金蕩氣回腸的呼喊仍如黃鐘大呂,為21世紀人類文明社會的繼續進步觸動諸多反思,吹響變革號角。

  美國首都華盛頓國家廣場西端矗立著宏偉的林肯紀念堂。紀念堂外高台中央處的地面上有數行文字,標明當年馬丁·路德·金就是站在這裡,面對上百萬民眾及遠處的華盛頓紀念碑和國會山,以深邃的歷史眼光開始了《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說:“100年前,一位偉大的美國人簽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們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會。這一庄嚴宣言猶如燈塔的光芒,給千百萬在那摧殘生命的不義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帶來了希望。它之到來猶如歡樂的黎明,結束了束縛黑人的漫漫長夜……”

  徜徉在華盛頓國家廣場,今人能夠明顯體悟到半個世紀以來歷史的進步。廣場南面的潮汐湖畔,已矗立起一座由中國雕塑家制作的馬丁·路德·金巨型雕像。一位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雕像能夠與華盛頓紀念碑、林肯紀念堂和杰斐遜紀念堂一起在國家廣場並肩而立,這在半世紀前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事。國家廣場北面的白宮內,已有了美國歷史上首位黑人總統。就在不久前,17歲黑人青年特雷翁·馬丁在佛羅裡達州遭槍殺案的判決結果也在這個廣場引來不斷的抗議示威。較之美國某些種族不願、不敢或不能做到“不平則鳴”,美國黑人遭到歧視后能夠一呼百應、公開抗議示威,這本身便是歷史的進步。

  歷史並沒有畫上玫瑰色的句號。環顧現實,人們不能不發出這樣的感慨:馬丁·路德·金50年前的訴說,今天聽起來仍然相當貼切:“100年后的今天,我們必須正視黑人還沒有得到自由這一悲慘的事實。100年后的今天,在種族隔離的鐐銬和種族歧視的枷鎖下,黑人的生活備受壓榨。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質充裕的海洋中一個窮困的孤島上。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蜷縮在美國社會的角落裡,並且意識到自己是故土家園中的流亡者。”不久前的一天,筆者在距白宮不遠的自由廣場與一位名為肖恩的黑人交流時,他直言美國種族關系仍不融洽﹔貧者愈貧、富人愈富的不平等現象仍很嚴重﹔貧窮是美國的嚴重問題。他說,“我的美國夢就是自由。林肯讓我們自由,但我們現在還不自由。你必須花錢才能買到自由,這與真正自由的理念相悖。”

  種族問題並沒有隨著美國有了一位黑人總統而消失,反而增加了些許微妙,而刻意的淡化卻掩飾不住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嚴峻現實。恰恰因為奧巴馬是一位黑人總統,他在美國種族問題上的處理便格外小心謹慎,因為他是“所有美國人的總統”。從奧巴馬出訪塞內加爾時參觀販賣黑奴遺址時的凝重表情可以看出,在種族問題上,他有著難以用語言表達的獨特心路歷程。樹欲靜而風不止。馬丁案強大的沖擊波終於迫使奧巴馬公開發出“馬丁可能就是35年前的我”的感慨。奧巴馬有感於此,足見馬丁·路德·金的夢想——“有一天,我的4個孩子將在一個不是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優劣來評價他們的國度裡生活”——還遠遠沒有實現。

  當種族隔離不再是南非的國家制度,當語言、文字上的種族歧視在美國可視為違法行為而遭起訴時,觀念形態上的隱性種族歧視在整個世界范圍還根深蒂固地存在於人們的頭腦之中,且具有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模糊性,現行司法體系也因難有實據無法明判。不久前,世界上最富有的女性之一、美國著名電視談話節目主持人奧普拉·溫弗瑞女士在瑞士買手包時遭遇種族歧視便是一例。

  馬丁·路德·金的夢想是人類文明社會進步的理想。這一理想的實現有賴於包括所有種族在內的整個人類社會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觀念的綜合進步,這無疑將是一個充滿曲折的漫長歷史過程。


  《 人民日報 》( 2013年08月25日 07 版)

分享到:
(責編:劉軍濤、文鬆輝)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