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南方日報:為馮小剛的“定調”捏把汗

潮 白

2013年08月23日08:46    來源:南方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為馮小剛的“定調”捏把汗

  在馬年春晚總導演馮小剛與副總導演趙本山、藝術顧問張國立、劉恆和策劃張和平等春晚智囊團日前首次召開的語言類節目碰頭會上,馮小剛“大膽地”提出要摒棄那些煽情、唱贊歌的東西,所有創作者要放開手腳,敢寫敢說,呈現出帶尖帶刺、有棱有角的相聲和小品來。此語既出,引來輿論的強烈關注。

  在當初走馬上任之際,馮小剛就希望語言類節目不要“不痛不痒”,還提出了一個四字方針——“干預生活”,也就是希望作品能回歸到諷刺、辛辣、幽默的風格。現在到了落實階段,他果真是在踐行前言。馮小剛此言並非偶然。再往前溯,2009年3月,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上,政協委員馮小剛就對國慶獻禮片說了一些“掏心窩子的話”:“我真的怕,我們在經濟十分緊張的時候花國家的錢、納稅人的錢去拍一大堆形式大於內容的所謂主旋律電影。”他把這歸結為“去做表面的獻禮、離觀眾遠的獻禮”。在我們,自然由此窺見了馮小剛思路上的一脈相承。

  自從馮小剛接掌馬年春晚帥印以來,公眾就莫不對他報以極大期望。馮小剛有令公眾期望的理由,電影界的“賀歲王”嘛,接二連三的成功表明他摸得准公眾的娛樂心理。早先的春晚事實上也就是個大payty,后來被賦予的各種功能都是漸漸承載起來的,是否達到了加載者的預期未知,只是節目倒了大家的胃口,普遍覺得春晚不好看了,卻又年年失望年年望。應當看到,央視本身也在不斷努力,他們將2014年春晚總導演鎖定馮小剛,或許正有使之回歸娛樂的用意,至少這種親民的姿態給春晚注入了不一樣的活力。不過,馮小剛的此一“定調”,在我們旁觀者仍然不免要為之捏上一把汗。概因收條子、塞節目的現象,在語言類節目中可能沒有那麼嚴重,然而從既往的大量報道中,我們對“圈中事”多少都有些了解,那就是上什麼節目、如何上,未必是總導演說了算的,還有節目審查一關,諸多矛盾的焦點往往正集中於此。

  蛇年春晚,蟬聯了若干年的“小品王”趙本山終於選擇退出,見諸報章的普遍說法,就是他無法容忍對小品的審查方式。而在公開場合,趙本山也的確不止一次地表達了對節目審查方式的不滿。2011年春晚之前,他就說:“最煩的就是天天審我、天天看我。”去年他又說:“中央電視台的審查制度永遠是這樣,觀眾都笑翻了,就他們(指審查人員)的臉是青的。”在他看來,央視辦春晚“就為了給13億人帶來快樂,但這幾個經營快樂的人他不快樂”,那這晚會能好嗎?“你想一下,他們不快樂,但他們緊張,總怕不好看,還不懂,然后提了一堆不懂的意見”。春晚的另一常客姜昆,雖然沒有這麼直接,但表態頗值得玩味。當被問到“您覺得《虎口脫險》這樣優秀的作品放在現在還能上春晚嗎?現在的審查方式是否和以前不同了”時,姜昆說,這個問題太敏感,還有一點專業性,能不能留著咱們底下交流?這些現實問題,馮小剛找到了破解之道嗎?

  其實,即便真的要“怪罪”起來,也還真的不能單拿審查人員說事。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馬克思當年曾經懷疑某種招人怨恨的審查制度,是否“國家總是盲目地挑選最無能的人去擔任最艱巨的職務”,但他實際上很清楚,這是“事物的本質所引起的憤恨變成了對某些人的憎恨”。所以,馬克思以為“真正而根本的辦法”,就是廢除這種檢查制度,因為它“骨子裡隱藏著一種任何法律都無法醫治的痼疾”。(引文均見人民出版社《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1956年12月第1版)。那麼,在前提不變的情況下,我們就有理由為馮小剛的此番“定調”捏上一把汗,除非他已經“尚方寶劍”在手,或者“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分享到:
(責編:張丹丹(實習)、文鬆輝)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