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名人社會責任論壇日前召開,眾多“大V”齊齊聚首,紛紛發言。名氣越大,責任越大,越要善用自己的影響力,積極在網上傳播正能量——這樣的觀點得到了普遍認同。
網絡空間是現實生活的另一種形態,所謂虛擬世界,公共性和社會性一點也不虛擬。“人人都有麥克風”,意味著人人都得承擔相應責任。特別是當下,一批名人“大V”的粉絲動輒以幾十萬、上百萬乃至上千萬計,往往“鼠標輕點、應者如雲”,說什麼話做什麼事,帶頭“挺”什麼“踩”什麼,當然應該有更多思考、更多承擔。
相信不少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同樣寥寥幾句話,若由千萬粉絲級的“大V”發布,瞬間就會推送到網絡的各個角落。而某條假消息,一經多位“大V”轉發,立呈燎原之勢,即便不久被証偽,惡劣影響也已造成,辟謠要花極高成本。盡管我們不應夸大“大V”們呼風喚雨的能力,但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既然享有更大話語權,那麼在眾聲喧嘩、泥沙俱下之時,“大V”們都更有理由遵規守法﹔在弘揚美德、倡導誠信之時,“大V”們都更有理由一馬當先。如果每每自居“意見領袖”,享受著影響力帶來的種種好處,卻認為沒有任何傳播正能量的義務,恐怕實在說不過去。
對“大V”們而言,承擔社會責任有著十分豐富的內涵。比如,多幾分慎重,對那些明顯可疑,又不在自己專業領域和熟悉范圍的“爆炸性信息”,想一想、查一查、緩一緩再發再轉。不搶著架秧子起哄,更不明知多半是謠言還故意加上“求辟謠”的標簽擴散﹔比如,論事多講點客觀理性、多講點建設性意見,不預設立場或道德綁架式拍磚,更不為了個人揚名立萬而語不驚人死不休﹔比如,自覺抵制“有損他人名譽和利益的行為”,不發偏激泄憤之語,更不煽呼擁躉投入黨同伐異、叫陣約架、人身攻擊﹔再比如,多傳遞積極向上、自尊自信的聲音,讓大家特別是年輕人多看到我們身邊那些溫暖、美好的東西,多看到我們這個時代那些充滿希望並值得為之奮斗的東西。
網絡平台,需要清新空氣,需要一方明亮湛藍的天空。有了網上的公序良俗,對創造網下的社會福祉也將帶來莫大幫助。而這一切,要靠法律紅線規制,也要靠我們每個人,尤其是名人“大V”們共同來珍惜、來維護。京平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