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在35歲以上婦女中,每4—5人就有1人患有子宮肌瘤,有一定的遺傳性
子宮是女性的內生殖器官之一,位於下腹部的盆腔深處。子宮的形狀像一個倒著放的鴨梨,正常情況下比女性自己的拳頭小一些。子宮肌瘤是發生在子宮上的一種良性腫瘤,多發生於30歲到50歲婦女,又被稱為“子宮纖維瘤”、“子宮纖維肌瘤”或“子宮平滑肌瘤”,通常簡稱子宮肌瘤。有資料顯示,在35歲以上婦女中,每4—5人就有1人患有子宮肌瘤,隻不過有些人症狀不明顯,沒有被診斷出來而已。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見的腫瘤。雖然是良性腫瘤,但影響了很多婦女的健康和生活質量。
子宮肌瘤的發生原因還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認為與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水平升高或者紊亂有關。目前認為,高水平的雌激素持續刺激是發生子宮肌瘤的主要原因。這一觀點有很多支持証據:青春期前的女孩,由於體內雌激素水平不高,很少發生子宮肌瘤﹔女性絕經以后,雌激素顯著減少,原先存在的子宮肌瘤會停止生長、甚至萎縮﹔婦女因種種原因切除卵巢以后,肌瘤也會縮小。但是,切除卵巢的婦女如果使用雌激素,已經萎縮的子宮肌瘤可以恢復到原來大小,甚至長出新的肌瘤。
子宮肌瘤會遺傳嗎?現在認為,很多疾病都有遺傳性或者有遺傳易感性。同卵雙生的孿生姐妹(由一個受精卵在發育過程中分裂形成兩個胚胎)中,一人患有子宮肌瘤時,另一人患子宮肌瘤的比例很高。另外,母親患子宮肌瘤者,女兒患瘤幾率也增高。因此可以說子宮肌瘤有一定遺傳傾向,盡管遺傳規律尚不清楚。
子宮肌瘤可以隻長一個(單發性子宮肌瘤),也可以長十幾個、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多發性子宮肌瘤)。但是,無論肌瘤的大小,也無論是單發還是多發肌瘤,最初都來源於子宮肌壁,后來由於向不同方向推進生長而有不同名稱。
我們不妨把子宮想象成一間房子,子宮腔相當於房間,而肌層則相當於牆體。牆體的內表面有一層膜,稱為子宮內膜(也稱黏膜),在卵巢激素的精密調控下生長和脫落,形成月經。牆體的外表面也有一層膜,稱為漿膜。
如果肌瘤的大部或全部仍然在牆體(肌層)中,稱為肌壁間肌瘤,是最多見的一種子宮肌瘤。如果子宮肌瘤向外牆面(漿膜面)發展,大部分突出於子宮表面,甚至隻剩一層漿膜覆蓋時,稱為漿膜下肌瘤﹔如果子宮肌瘤向內牆面(子宮內膜)方向發展,大部分突出於宮腔,甚至隻剩一層黏膜覆蓋時,稱為黏膜下肌瘤。不同部位肌瘤的臨床表現有很大差異。
大多數的子宮肌瘤都是長在上端的子宮體上,但也有一些肌瘤生長在下端的子宮頸部位,稱為宮頸肌瘤。另外,來源於子宮肌層內的肌瘤也可向子宮兩側的闊韌帶內生長,形成闊韌帶肌瘤。這兩種肌瘤的位置特殊,與輸尿管的關系密切,手術時容易出現副損傷,醫生會特別重視。
(作者為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婦科腫瘤專家)
《 人民日報 》( 2013年08月16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