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新論:重視創新體系建設的“軟因素”

李  研

2013年07月29日04:08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軟因素”至少包括了社會資本、企業家精神和決策包容性三方面內容,解決的是如何更好“釋放人”的問題

  

  貼滿各式創意照片的涂鴉牆前,不時有工人三三兩兩走過,與迎面走來的“卞哥”親切地打著招呼。英特爾成都工廠內再平常不過的一景,卻映射出全世界最大微處理器制造商的創新動能。正如“卞哥”——英特爾成都有限公司總經理卞成剛所言,“如果說創新是英特爾的基因,平等就是英特爾的血液。”強調互動與激發的人文關懷,構建起英特爾創新體系的“軟因素”。

  我國已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十八大報告更明確指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當前正全面鋪開的各項建設任務瞄准了基礎研究、企業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等“硬條件”,被量化執行相對容易,也確是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著力點。然而,當高校內仍流行“40位教授爭一個處長”,“學術依附於權力”的潛規則勢必阻礙創新的火花。因此,革除制度與文化上的弊病,同樣是創新體系建設的要義。

  那麼,影響創新體系運行的“軟因素”包括哪些內容?怎樣建設呢?

  理論上講,國家創新體系是一個內部相互聯系的系統,“軟因素”至少包括了社會資本、企業家精神和決策包容性三方面內容。社會資本表現為社會成員間的信任,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縮短知識擴散、整合的時間。企業家精神被“創新經濟學之父”熊彼特描述為“創造性破壞”的力量,它與“求穩”的社會心態相對立,指引人們追求變化、大膽嘗試、寬容失敗,引導人力資本向生產性領域配置,激勵“喬布斯”們大量涌現。決策包容性則是指組織內部對於不同意見的接受程度,決策包容性弱時,等級制度具有較大約束力,面對“權威”人們謹言慎行,新思想難以產生和傳播﹔而較強的決策包容性有助於個人積極參與公共事務,人們在商議、妥協中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

  “軟因素”屬於無形資產,但對創新體系運行的影響卻實實在在。擁有麻省理工學院等高校資源、一度領航美國電腦科技產業的東海岸“128公路地區”,之所以最終被硅谷趕超,有人分析主要原因在於員工間等級結構森嚴,技術交流缺乏自由討論的氛圍,導致新思想、新理念難以付諸實踐。反觀孕育了“華為”、“中興”等“中國創造”領軍企業的我國深圳地區,其作為移民城市獨有的創業、冒險、包容的文化根基,有力撐起這一區域創新體系。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曾表示,深圳帶給比亞迪最大的幫助,還是“創新的土壤、創新的氛圍和精神”。

  夯實“硬條件”的同時,積極培育“軟因素”改革,有利於促進我國創新體系的協調發展。例如,為豐富社會資本,可考慮讓社會組織在服務企業上發揮更大作用,把產學研合作更多留給社會去解決。為弘揚企業家精神,應下大力氣改革現有人事管理制度,甚至不妨考慮逐步建立“去單位化”的統一社會保障體系,使人力資本在市場機制引導下向生產性領域配置。為提高科技決策的包容性,應充分發揮專家咨詢作用,推動科技決策向科學化、民主化方向發展,逐步讓“能力本位文化”代替“官本位文化”,突破“學術依附於權力”的制度障礙。

  小平同志曾指出,調動積極性是最大的民主。“軟因素”說到底,解決的還是如何更好“釋放人”的問題。在創新驅動發展的道路上,讓我們沿著陽光照亮的方向走下去吧。

  (作者為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博士后)


  《 人民日報 》( 2013年07月29日 05 版)

分享到:
(責編:劉軍濤、文鬆輝)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