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長江日報:被固定死的權利等級要打破

付小為

2013年07月12日09:23    來源:長江日報    手機看新聞

日前,濟源市城管監察支隊的數十名隊員集體到市政府大門口,打出“如此工資待遇,何以養家糊口”的橫幅,反映工資待遇較低問題。

在一般人眼裡,上訪是群眾向上級政府反映情況。它發生在官民之間,跨越體制內外,作為行政部門內部員工,還要“上訪”,城管隊員的做法很難不引起人們的關注。

這已經不是監察支隊隊員的第一次上訪。早在2009年,同樣因為工資待遇問題,數十名隊員來到市政府,並喊出“我要生存、還我尊嚴”的口號。對此,當地政府隨后出台了一項工資增補方案。

增補沒能解決問題。濟源市城管監察支隊有160多名隊員,他們分為財政全供事業編制、自收自支事業編制和企業編制。其中,企業編制有110多人。而這些人又是拿得最少的,1200元左右的月平均工資甚至低於2013年河南省最低工資標准。過去的幾年,除企業編制人員外,城管隊員的收入漲了又漲。企業編制人員收入卻一步步“退”到社會基准線下。這導致了如今的新一輪上訪。

我們常常講“官民比”。說的是財政供養的公務人員人數與人口總量的比例。曾有調查說,我國的官民比不算高,但換一個角度看,行政部門內部人員結構混雜,各種編制交織,大量人員雖未被財政供養,但仍然屬於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人員體系不可謂不龐大。

這樣的用人現狀通常帶來兩種結果。不由財政供養的人群其薪酬要走另外的渠道,這導致了很多撈錢行為的發生,一些人員囿於上級命令外出執法,“張牙舞爪”的背后,有利益需求,激發了社會矛盾。另一種結果則是,有編制意味著有財政保障、吃財政飯,其他員工就隻能自己想辦法,都在做事,但權益保障極不公平。一些時候,也有單位出於調動員工積極性的考慮,給不同編制人員同樣的待遇,然而這種做法很不穩定,也不普遍。

還有一種情況,由於待遇低,用人單位會下調進入門檻。相應地,企業編制人員從學歷、能力、處理問題的水平、工作狀態等方面,會整體上與正式公職人員有著較大差距。這個問題平時可能還不大,但一旦在某個時刻,碰到某個特殊情況,問題就會凸顯,出了問題,都是這些人的問題,不被視為一個部門、一個機構的問題。

很多地方的行政部門,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是一個什麼比例?濟源市城管監察支隊恐怕不是個案。一個龐大數量的人群,分散在各個行政部門的最底層,某種程度上說,處在一種不被承認的狀態。制度牢牢地把他們固定在低等的位置上,等級被排列,人生命運被決定,機會少有,基本權利得不到保証。

一些事件中,“臨時工”被推為責任人,讓人看到這個群體中的暴力、血腥﹔城管上訪的場景中,工資待遇低等、何以養家糊口的橫幅,讓人看到這個群體中清貧、沒有尊嚴、權利缺失的生活底色。這樣的一個群體,有時因為擁有表面上的權力特征,與普通民眾區分開來,有時又作為普通人、底層人,讓人看到困境。無論哪一種,這都不利於社會公平公正和諧穩定。

編制一說,就是對人的權益做的劃分。現在,這被稱為混合使用,混合使用不能成為權利貧困的正當理由,無論在社會還是在一個行政部門,人的權益都應在其中有位置。

分享到:
(責編:石冰心(實習生)、文鬆輝)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