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武漢晚報:網購“殺死”女大學生,誰之罪

楊朝清

2013年07月03日10:33    來源:漢網-武漢晚報    手機看新聞

  近日,在河北保定市一所大學,年僅20歲的女大學生常亞男從宿舍樓13樓跳下。警方調查發現,她把兩年的學費都用於網購護膚品和衣服,還從親屬處借錢。常亞男在遺書中稱,一切都屬自作自受,不想再承受欺騙親人和讓親人失望的罪惡感。(7月1日《中國青年報》)

  有過經驗的人都知道,網購有網癮。人產對工具理性的過度依賴,對網購的過分推崇,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空間擠壓和形式異化,產生一些非理性的消費行為。

  這一次,一位年輕的女大學生,以生命的代價,再一次叩問網購的愛與痛。這位農家子弟,為了塑造身體上的“女性美”,大量購買化妝品和服裝。這樣的消費顯然超越了她的消費能力,於是,學費便成為網購的“錢袋子”。隻不過,紙終究包不住火,在收繳拖欠學費的壓力面前,她以極端方式來告別世界。

  逝者已矣,人們很容易習慣性地先入為主,將“罪與罰”的板子打在網購上。然而,網購只是一種工具,並沒有對錯之分﹔問題的關鍵在於人們如何運用網購,以及在面對困境的時候,應該如何去應對。

  網購成癮的常亞男,既無法填補學費“虧空”,又無法面對親友,緊張、焦慮、悔恨等消極情緒不斷累積,“容不下自己有任何污點”的她,選擇了縱身一躍。從這個角度上說,生命之鏈的斷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一百多年以前,著名社會學家迪爾凱姆以實証研究為基礎,寫出了彪炳史冊的《自殺論》,將自殺分為利己型、利他型、失范型和宿命型四種。從已有的資料來看,常亞男沉溺網購難以自拔,以透支和欺騙來維持超前消費,面對學校的催繳,擔心真相水落石出的她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走上了越軌的道路,是一種失范型自殺。

  如果學校針對轉專業學生的日常管理能夠“無縫對接”,如果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能夠多關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和心理發育,如果父母和子女能夠平等對話、坦誠溝通,這起悲劇或許就能避免。讓我們以此為鏡,在反思中前行吧。

分享到:
(責編:王倩、文鬆輝)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