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唱衰中國經濟就等於否定改革

龐胡瑞

2013年06月23日13:15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近期,質疑中國經濟、唱衰中國經濟的聲音甚囂塵上。地方債風險、金融投資風險、內需增長不足、國企壟斷等話題再一次“翻炒”提升了唱衰中國經濟的宏觀論調。而客觀來說一個健康經濟體所存在的問題都在唱衰者眼裡變成了阻礙中國經濟進步的鴻溝,甚至這種“一葉障目”式的看法竟然在當下輿論場得到了眾多民眾的支持。

在這個改革的歷史時刻惡意唱衰中國經濟實際是對歷史的無知和對改革的否定。從歷史觀來看改革是實現科學發展的不竭動力,是奮發有為進取的力量源泉,而中國經濟的改革正沿著科學的道路執著地挺進,片面放大發展中的問題,唱衰中國經濟,實際就是否定改革。

中國經濟發展有目共睹。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經初步核算,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為51.93萬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7.8%。雖然該增速低於2011年的9.2%,但仍快於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更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國家財富的創造者,中國城鄉居民的收入增速也高於GDP增速。同樣,2013年初一篇新聞以“2012年中國貿易總額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貿易國”震驚世人。雖然中國商務部辟謠稱“這是統計口徑不同造成的”。但與之前“中國制造”帶來“出口世界第一”一樣,如今124個國家將中國視為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經濟發展成果有目共睹。

經濟發展迸發有機活力。伴隨著改革的深入,城鎮化將在現在與不久的未來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動力。從經濟發展角度來看,迅速發展並且科學管理之下的城鎮化,能夠有效提高社會生產率並促進經濟轉型深度推動第三產業的發展,城鎮化的發展為中國經濟增添新的主推力。同樣,隨著清潔能源開發、現代畜牧業發展,中國經濟所迸發出來的有機活力在深層次上助推中國經濟的發展。

經濟持續發展機遇期長存。中國經濟正面對最好的發展機會和最廣大的國際市場,多個平台和多個行業的開拓進取以及民眾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長,都可以讓中國能夠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根據測算,中國經濟在未來的10到15年,都有望維持7%—8%的高增長,而這高增長都體現在已經規劃並長遠發展的新興地方經濟體中。比如提振長三角地區經濟的上海自由貿易區方案已經呼之欲出,現代服務業營改增已經迎來利好,甚至一向廣袤孤寂的黑龍江大地上現代農業也已經初見雛形……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有質疑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問題並非是壞事,作為一方經濟的主政者一味地“低頭拉車”是勤勉的必要,但也同樣需要“抬頭看路”,傾聽批評者的聲音才能更好地看清發展的方向。雙手歡迎理性的批評,但也旗幟鮮明地反對惡意看衰,中國經濟的發展命脈更由中國人自己把握,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最好的時候。作為社會的建設者,唯有放下爭執、厘清思路、看清盤根錯節的社會問題,才能迷途重返找到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

改革是經濟發展動力,而改革就是最大的政策。在一切利好的政策形勢下,中國經濟正在以自己特有的步伐和節奏走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奉勸那些躲在陰暗一隅唱衰中國經濟的人與其做著“蚍蜉撼樹”的無用功,不如投入到經濟文化的大建設中來,推動中國的進步,助推“中國夢”夢想成真。

分享到:
(責編:劉軍濤)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