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南方日報:要讓“師德紅線”真正起作用

丁建庭

2013年06月18日09:13    來源:南方日報    手機看新聞

最近一段時間,校園性侵案和教師體罰學生事件接連發生,引發了公眾對教師職業道德的廣泛關注。對此,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不僅多次重申“要將教師隊伍中的敗類清理出去”,同時表示今年內將出台教師師德考核評價規定,為師德劃出“紅線”,嚴懲越線者。

師之德,教之魂。然而,個別教師的師德丑聞刺痛了公眾神經,也玷污了人民教師的神聖形象,“一些教師的師德滑坡”已是不爭的事實。不久前,中組部、中宣部、教育部黨組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到,“少數青年教師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職業情感與職業道德淡化、服務意識不強,個別教師言行失范、不能為人師表”。從嚴格意義上說,上述失德問題不獨高校青年教師所有,在各類別教師群體中,甚至是在各行各業中都或多或少存在。

加強師德建設刻不容緩,教育部即將出台師德考核評價規定,不但要劃定“師德紅線”,還要實行“一票否決制”。但是,輿論對此並沒有給予普遍好評,反而懷疑這些舉措只是“應景之作”,甚至認為純屬“瞎子戴眼鏡——多余”。其實,這些擔憂並非全無道理,因為師德建設並非什麼新鮮事物,《教育法》、《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早已對師德問題有過明確的規定,即便公眾對“師德”沒有一個清晰准確的界定,但對何謂“失德”早已形成了共同的認知。深圳市日前公布了《深圳中小學師德檔案制度》(征求意見稿),其中羅列了14種師德失范行為,這些“失德”行為就並未偏離公眾的日常認知。說到底,公眾擔憂的仍是“新瓶裝舊酒”,認為“與其給師德劃‘紅線’,不如讓法律落實到位”。

消解公眾擔憂,重塑教師師德,不僅要科學劃定“師德紅線”,更重要的是要讓“紅線”真正起作用。一方面,“劃線”本身並非易事,要盡可能地把難以量化的師德轉換為具有可操作性的標准。師德內容豐富,涉及教育理念、敬業愛崗、專業素養、教育教學水平、著裝、語言、舉止等方面,教育部門必須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廣泛征集民意,從而擬定一套具體翔實、令人信服的考核評價標准,而不能閉門擬定了之。另一方面,“守線”比“劃線”更難,一定要解決好“誰來考核”和“怎樣考核”的問題。師德考核的公平性決定著“師德紅線”的公信力,教育部門必須要進行科學的考量和設計,著力打破現有的學校領導和主管部門內部考核的模式,防范考核異化為學校內部的自我包庇或學校領導的“一言堂”。

不管是“一票否決制”,還是“五年一注冊”,其目的是為了清除出教師隊伍中的敗類和動機不純者,但在實施過程中,必須與保護教師的合法權益結合起來,防止考核者假借師德考核謀取利益交換或報復陷害。縱觀已發現的教師“失德”案件,大部分涉事者都是帶有一定行政級別的學校領導,因此師德考核必須把好“領導關”,要對學校領導進行更加嚴苛的考核和監管。同時,還要引進學校之外的外部監管力量,師德考核應交由學校領導、同事、學生、家長共同來完成,斷不可集中在個別掌權者手中。否則,“師德紅線”很有可能淪為戴在教師身上的“枷鎖”,抑或是權力勾兌腐敗的又一溫床。

用高壓態勢守住師德底線,關鍵是劃定的“師德紅線”要有實際意義。“劃線”只是吹響了重塑師德師風的前奏曲,更重要的是“守線”必須執行到位,避免“紅線”淪為一條“空線”。

分享到:
(責編:齊賀、王倩)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