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大連日報:“櫻桃有虫”並不可怕

智曼卿

2013年06月17日11:40    來源:大連日報    手機看新聞

  近日,網絡上瘋傳大櫻桃泡出虫子的信息,清晰的圖片讓人看了惡心,以至於很多網友和市民都產生了拒絕吃櫻桃的念頭。事實果真如此嗎?

  很多網友、市民購買櫻桃“試泡”,然而,大櫻桃裡有虫現象並不普遍,更沒有可怕到“逢櫻必虫”的地步。農業及食品專家們解釋,這是水果種植中常見的虫害,對人體無毒無害,只是由於天氣及種植管理不及時所產生。而所謂的大櫻桃虫害與大連大櫻桃關系更是不大,因為大連的大櫻桃尚未完全成熟。權威媒體已經証實:山東省部分櫻桃產區今年櫻桃虫害確實高於往年,但受影響的主要為晚熟品種,帶虫櫻桃屬極少數。事實証明:“大櫻桃有虫不能吃”這條消息並不是事實的全貌,與大連乃至全國的大櫻桃生產實際並不相符。作為新聞,信息要素須准確無誤,不能以偏概全。在網絡上傳播大櫻桃有虫的網民也許並無虛言,但從整個大櫻桃生產的實際情況來看,這種情況僅屬個案,不能代表整體情況,網絡傳言有所片面。

  令人遺憾的是,這種“帶著放大鏡吃櫻桃”的思維竟然能夠引起一部分人的共鳴。究其原因,是對食品安全過於“神經過敏”。大部分對水果生產知識有所了解或有一定社會閱歷的人,都能正確理解水果、蔬菜裡有虫子的現象,並不會過分緊張,該吃照吃。隻有對食品安全“神經過敏”或缺少農業生產常識的人才會“談櫻色變”。對食品安全“神經過敏”的心理可以理解。不過,如果罔顧事實,對專業人士的科學解釋避而不聽,對客觀實際情況不去了解,就把大櫻桃一棒子打死,未免也太冤枉這美味、營養的水果了。而對廣大果農和大櫻桃產業來說,則更是極大的不公正,將產生很壞的社會影響。網絡在為信息時代提供便捷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非理性、不專業的信息,從而混淆了社會公眾的視聽。因此,櫻桃有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非理性和偏聽偏信。

分享到:
(責編:王倩、文鬆輝)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