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雷
傅雷為其譯作羅曼·羅蘭的《約翰·克斯斯多夫》所做的譯者弁言說:“真正的光明決不是永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罷了。真正的英雄決不是永沒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罷了。所以在你要戰勝外來的敵人之前,先得戰勝你內在的敵人﹔你不必害怕沉淪墮落,隻消你能不斷的自拔與更新。” 屌絲逆襲的范本劉佳勇,在其准傳記《勇氣可“佳”:屌絲突圍記》(當代中國出版社)中,多次用這句話自勵和激勵“屌絲們”。
屌絲,本是一個底層自我解嘲的詞,但一經網絡傳播,卻迅速獲得大批認同者。易觀國際發布的一份網絡調查顯示,有約四成自認屬“屌絲”人群,意味著在13.7億中國人口中有5.26億人自認是“屌絲”。數量龐大的屌絲群體蘊藏著不可限量的商機,引得名流們大方堅稱自己也是“屌絲”,作家兼賽車手韓寒說他是純正的上海郊區農村“屌絲”,五月天樂團說走下舞台他們就是“屌絲”,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為推廣“屌絲網游”《仙俠世界》也樂此不疲自稱“屌神”,福能集團董事長兼CEO劉佳勇干脆搶注了“屌絲”商標……
名流中,劉佳勇因為小胡子的“大叔”形象,以及那一身混跡江湖的氣質,迅速獲得“屌絲”們的認可,尊其“屌俠”。劉佳勇在《屌絲突圍記》中給出了“屌絲”的三個特征:一是平凡的出身,與“官二代、富二代”無緣,無力拼爹﹔二是懷揣夢想的迷茫者,實現夢想的裡程被不止一次的失敗打擊﹔三是“女神”如此遙遠,光棍一條。來自小城市,小混混,差等生,中考落榜,誤入傳銷,不會德語留學德國,典型的“屌絲”劉佳勇,卻在平凡中不斷突圍,最后命運翻轉,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事業,33歲創造億萬財富。
不經過戰斗的舍棄是虛偽的,不經劫難磨煉的超脫是輕佻的,逃避現實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大多數“屌絲”們的致命傷。在劉佳勇看來,“屌絲”隻不過是在現實中苦苦掙扎的人的一種狀態而已,自稱“屌絲”是自輕自賤。我們要做“屌絲中的戰斗機”,做一個不斷進取、勇於探索的屌絲。在《屌絲突圍記》中,劉佳勇以自己的經歷為“屌絲突圍”的案例,告訴“屌絲”們:作為一個屌絲,隻要敢於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去迎接未知世界帶給你的一個又一個的挑戰,終將能夠實現人生最華麗的轉身。
劉佳勇總結自己在事業上成功突圍的13種方法,以“屌絲突圍十三劍”呈現在《屌絲突圍記》中:第一劍為“尋路劍”,要在迷茫中敢於突圍突破﹔第二劍為“追心劍”,堅持夢想至上的原則作出內心的選擇﹔第三劍為“內功劍”,從失敗的反思中積蓄能量﹔第四劍為“擇境劍”,尋找更好的環境以獲取正能量﹔第五劍為“律己劍”,律己修身,養成好習慣﹔第六劍為“無畏劍”,放棄顧慮,敢於探索﹔第七劍為“自愈劍”,沒有任何借口讓自己消沉﹔第八劍為“借力劍”,善用外力﹔第九劍為“繞行劍”,適時曲線救國﹔第十劍為“知微劍”,細節決定成敗﹔第十一劍為“換位劍”,換位思考,尊重對方﹔第十二劍為“拒誘劍”,根據自己的實力專心致志﹔第十三劍為“謀為上”,任何時刻都要儲備力量、謀劃布局。
我們渴望成功,我們夢想命運的眷顧和垂青﹔我們嘗試過,我們無畏﹔我們努力過,我們無悔。“每一個人都能突圍,每個人都擁有幸福能量,我是屌絲,我要突圍”,這就是劉佳勇的座右銘!正因為堅定自己要突圍,敢於改變,敢於嘗試,經歷過中考失利的他,成功擠上了高考獨木橋,不喜歡大學專業,就遠赴德國留學,無興趣於科研,被德國大公司錄取的希望渺茫,就放棄學位創業,然后到西班牙發展,並在亞洲、歐洲、美洲的很多國家建立了分公司,歷經人生數度轉折,終於突圍成功。
怎樣的人生態度,鑄就怎樣的選擇,造就怎樣的人生。身為屌絲,在前途迷茫之時,是選擇隨波逐流,還是像劉佳勇一樣使出“尋路劍”﹔在遭遇挫折的時候,是在抱怨中消沉,還是像劉佳勇一樣選擇用行動去改寫現實﹔在面對鄙視的時候,是卑微屈膝以換得同情,還是像劉佳勇一樣靠自己努力來贏得尊重﹔在豐滿理想遭遇骨感現實時,是等希望來了再堅持,還是像劉佳勇一樣靠堅持以催生希望?屌絲們應該記住《屌絲突圍記》中的一句話:“命運再曲折,也如同手中的掌紋,終將掌握在自己手中”。
讀完《屌絲突圍記》,我想再借用傅雷在《貝多芬傳》譯者序中的一句話,和所有的屌絲們互勉:“唯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羅曼蒂克的幻想的苦難﹔唯有看到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夠幫助我們承擔殘酷的命運﹔唯有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屌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