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職能轉變動員電視電話會議,總結前一階段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工作,並動員部署下一步的工作。會上,李克強強調,簡政放權要將該放的權堅決放開、放到位,該管的事管住、管好,激發市場主體創造活力,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要加強領導,堅決打好職能轉變這場攻堅戰。(5月13日,中國新聞網)
管住、管好,既是總理對於新一階段政府職能轉變的期許,同時也是對各級地方政府、職能部門開展簡政放權的要求。在電視電話會議中,總理對改革表達了“壯士斷腕”決心,對干部管理強調了“責任”意識, 並對近期發生的以食品安全事件提出“重典治亂”新要求。體現了中央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步伐和堅定簡政放權決心,體現了對民意的尊重。
當前,作為推進簡政放權的核心,政府職能轉變改革如何平穩過渡,並實現改革初衷,都是各級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在努力探索的。筆者認為,政府職能轉變目的之一,就是要以“管”為載體,管好該管的事,切實為人民群眾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同時樹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提高社會公信力。
重典治亂,可作為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載體。對於減少行政審批,李克強指出政府管理要由事前審批,更多轉為事中、事后監管,並提醒道:“坦率地講,這比事前審批要難得多!”筆者認為,在新一階段的政府職能轉變過程中,完全可以以重典治亂為載體,通過放權給予空間,保障市場經濟主體發展環境,通過簡政捏緊拳頭,用“重拳”砸斷社會亂象背后的利益鏈,砸斷職能部門與市場主體背后的經濟糾葛,真正實現政府職能轉變。
重典治亂,是治療“不歸我管”良方。近段時間以來,環保、食品等方面的“監管”一直被輿論和公眾所詬病,“監管”也一直在為政府公信力減分。一句“不歸我管”直接“秒殺”輿論和公眾的質疑。要治好職能部門的“不歸我管”,“重典治亂”不失為一副良方。作為確保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智能部門監管能否到位,直接關系到老百姓吃到什麼樣的食品、住什麼樣的房子。對於職能交叉、權責不明等問題,不妨以此次職能轉變改革為契機,下決心花大力氣調整機制,在未來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和錯路。同時對於監管亂象,施以“重典”,震懾那些將“不歸我管”挂在嘴邊的干部。
重典治亂,良藥雖苦利於治病。或許有人會講,重典雖能治亂,也有可能傷及無辜。以“山寨羊肉”、“毒姜軍”為例,亂象得到有效遏制的同時,大量的正規企業受到牽連,甚至會影響整個行業或者市場的前景。而對於職能部門而言,“九龍治水”的局面雖亂,卻“能渾水摸魚,可進可退”。重典治亂,是簡政放權的一味苦藥,苦到經濟放緩、行業受挫,各級政府連連叫苦,但這是治病的良方,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自我修補和完善的過程,是調整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和創新型政府的必經之路。如總理“壯士斷腕”豪情壯志,唯有以更大勇氣和智慧,更加堅定的決心和意志,直面“錘煉”、敢喝“苦藥”,才能百折不撓,苦盡甘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