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學者論壇:對孔子思想中“時”的認識

王星光

2013年05月09日04:3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對於孔子的思想,一般認為“仁”是其核心,相關討論也較為充分。其實,孔子思想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時”。由於學界對孔子思想中的“時”還不夠重視,討論較少,因此很有必要加以深入研究。

  孔子是依時而定的“聖之時者”

  孟子曾對幾位享有盛名的歷史人物作過評價:“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孟子·萬章章句下》)伯夷就是商末不戀王位、反對戰爭、不食周粟的孤竹君長子,他被作為清正廉潔的楷模。伊尹是輔佐商湯伐桀立國的阿衡(宰相),后又輔佐三位商王,以敢擔當、堪重任而著稱。柳下惠是魯國的賢大夫,以寬厚仁和而知名。對於孔子,孟子作出了“聖之時者”的評價。所謂“聖之時者”,就是說孔子能夠不拘泥於成規,能相機行事、依時而定。因此,孔子是金聲玉振的集大成者。

  實際上,孟子“聖之時者”的評價來源於孔子自己的主張。孔子在《論語·微子》中對被稱為賢人的伯夷、叔齊、柳下惠等人的德行作過褒獎有加的評價,但談到自己時卻說,“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這裡的“無可無不可”,說的是萬事萬物沒有什麼絕對不變的,可與不可看起來是相互對立的,但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它們之間存在著辯証的統一。也可以說,孔子是用辯証的方法看待問題的,認為矛盾的雙方可以轉化,一切都應相機行事、依時而定。《論語·裡仁》中還記載了孔子的一段話:“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這是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情,沒有一定要怎樣做、不要怎樣做,隻要怎樣合理恰當就怎樣去做。對孔子而言,一切都不是固定不變的,一切都要順應時勢,相機行事,擇善而從,力求得體,以獲得最佳效果。《論語·子罕》中有:“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戒絕的四件事情——不任意、不專斷、不固執、不自以為是,也從反面表達了要順應時勢而不要固執偏頗、任性僵化、一成不變的主張。

  孔子善於採用依時處事的方法

  在《論語》等文獻中,我們可以找到許多孔子在處理問題上靈活採用“無可無不可”、依時處事的例子。

  一是孔子拒見陽貨的例子。據《論語·陽貨》記載,執掌魯國大權的季氏家臣陽貨想會見孔子,孔子不願見他,他就先送去一個煮熟的小豬作為禮物。根據春秋時期的禮節,接受禮物的士人應該親自前往饋贈者家裡拜謝對方,但孔子不願見陽貨,就“時其亡也而往拜之”,就是趁他不在家的時候去拜謝。雖然孔子在路上還是遇到了陽貨,但不管如何,孔子這樣做,正體現了他依時處事的靈活性。

  二是孔子見南子的例子。這件事在《論語·雍也》中有記載。衛靈公的夫人南子貌美風流,雖名聲不太好,但她卻一心要見孔子。這是孔子在衛國遇到的一件麻煩事。在一般人看來,孔子不應見她,因為去見一個緋聞不斷的女人有失斯文,孔子的弟子子路就竭力反對。但孔子卻出人意料地去見了南子。事實上,孔子客居在衛國,還帶著一幫學生,國君衛靈公的夫人求見,國君本人並未阻攔,應邀前往應是合乎情理的,這對他自己和學生在衛國的活動有利。更何況孔子一身正氣,身正不怕影歪,因此孔子在這件事情上還是力排眾議,採取了靈活變通的態度。

  三是孔子靈活施教的例子。《論語·先進》記載了孔子和弟子的一段對話。當子路問他“聞斯行諸”時,孔子的回答是“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而當冉有問這個問題時,孔子的回答是“聞斯行之”。公西華聽后疑惑地問:同樣是“聽說了是否就該去做”這一問題,當子路問你時,你說“有父親兄弟在,怎麼能一聽說就去做”﹔而當冉有問你時,你卻回答“聽說了就去做”。你怎麼對同一個問題的回答不一樣呢?孔子說:冉有好謙讓,辦事不夠大膽,故鼓勵促促他。子路爭強好勝,故抑制壓壓他。這正是“無可無不可”思想的具體體現。

  四見《論語·憲問》中孔子的一段話:“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就是說,國家政治清明,要言語正直,行為正直﹔國家政治黑暗,要行為正直,言語謹慎。這是在告誡他的學生,在暗無天日的混亂世道,要善於保護自己,不能還像太平光景那樣口無遮攔。這段話也集中體現了孔子“無可無不可”、依時處事的思想。

  “時”與“仁”交融會通

  孔子主張遇事依時而定,靈活應對,但這絕非沒有原則地肆意妄為。其實,在孔子思想中,“時”與“仁”是交融會通的,依時而定的所作所為,正是為了爭取實現仁道的遠大理想。

  《論語·陽貨》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公山弗擾盤踞在費邑圖謀叛亂,召孔子去,孔子答應了,意欲前往。子路以公山弗擾是叛臣,反對孔子去。孔子說:“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孔子的回答是:如果給我機會,我是不會錯過時機的,我將會使周文王、武王的仁義之道復興在東方!由此可見,孔子的“時”是和他所主張的“仁”密切相關的,為了實現仁道的遠大理想,有時需要採取靈活變通的手段。

  從對管仲的評價上也可以看出孔子思想中“時”與“仁”的交融會通。對於君臣關系,孔子主張:“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這裡把“事君以忠”作為對臣下的要求。但當論及管仲時,孔子卻沒有拘泥於成見。歷史上,管仲和召忽曾共同輔佐公子糾,當齊桓公殺了公子糾繼承君位后,召忽自殺以殉,而管仲卻成了齊桓公的宰相。子貢從常理出發,認為管仲的行為是不忠不仁。但孔子並不這樣看,相反,他從一個政治家的角度和天下政治統一的高度否定了管仲“非仁”。而是認為正是由於管仲,齊桓公得以稱霸諸侯,並以周之德政匡正天下,人民至今都享受著這一恩賜。這裡,孔子把對人民、對天下一統有大德的政治作為稱作仁。這的確是孔子的遠見卓識,他第一次明確了仁不僅是個人品德,而且還應包含政治作為。這正反映了孔子在評判人物時順應潮流、依時而定的“時”的觀念。

  實際上,孔子的“無可無不可”、一切依時而定的思想,正體現了他的中庸思想。中庸即恰到好處、恰到火候的狀態,就是“時中”。《中庸》道:“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時中”有合乎時宜、隨時變通之意,力求做到分寸恰當、最合尺度。孟子發展了“時中”的思想,引入了“執中”、“有權”的觀念。《孟子·離婁》中舉例道:“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這裡的“權”就是因時而變、順勢變化的意思。當嫂子掉進水裡,就必須援之以手,將其救起,再講男女授受不親,就是見死不救、不仁不義了。在這裡,“時”與“仁”最終得以會通融和,“時”的變通是為了實現“仁”的理想。總之,孔子思想中“時”的觀念,反映了孔子順應時勢、因時制宜的辯証觀點,具有與時俱進的思想內涵。這也是孔子及儒家思想歷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作者為鄭州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分享到:
(責編:劉軍濤、王倩)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