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開欄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隻要我們尊重客觀、理性公正。
女婿舉報局長岳父是不是“反腐鈍化”?
背景:海南澄邁縣煙草專賣局局長陳某某被女婿舉報,舉報內容包括:2011年岳父大擺婚宴150桌、送女兒一輛價值73萬元的進口昂科雷越野車作嫁妝等。對於為何2年后才舉報,女婿稱是因為岳父在一筆賣房款上“作梗”,讓他“無路可走”。
華商報發表王攀的文章:我們沒必要對大義滅親想得太純粹了。不排除有著純粹的,但更多是因為利益分配出現了問題。這也正是監督機制有效運行的原則。試想,假如不是利益糾紛,這樣一個利益團體,外人是很難撕破口子的,更別說監督什麼的。這是親屬范圍內的,視野再放開一些,一個單位領導班子抱團腐敗,假如不是利益分配引發糾紛,也是很難發現。那麼同樣的道理,一些監督機制的失效失靈,歸根結底要麼是內部監督機制沒有,大家都是利益共同體,你貪我貪一塊兒貪,你好我好大家好﹔要麼是有監督機制,但是鼠貓一家親,沆瀣一氣。靠情婦、二奶,甚至女婿反腐,是非常難的。畢竟按照大多數人的邏輯,一方面利益均沾,本身就是利益共同體成員,一條繩上的螞蚱,鐵板一塊,難以突破﹔另一方面,就是出現一些利益分配上不均的糾紛,也很少有人撕破臉皮,畢竟有著同歸於盡的風險。這就是為什麼同體監督往往不如異體監督的根本原因。所以,網友調侃女婿舉報岳父,絕不能一笑了之。這告訴我們,必須多一些異體監督,讓監督者與被監督者少一些利益瓜葛,從而讓監督更純粹,至少二者利益取向不一致,這才行。
小蔣隨想:這事不妨反過來看,2年前擺下150桌婚宴,僅婚禮開銷就絕不是小數目。150桌宴席大約可容納1500個來賓,這麼多人的禮金想必更是可觀。嫁女擺下如此大的排場,一眼就能看穿的龐大收支,當地紀檢部門難道一點風聲都沒聽到?一千多來為煙草專賣局局長捧場的來賓,除了親戚之外,恐怕還有當地大大小小的官員。這麼多干部為何沒有對盛大婚宴提出疑問?難道,他們認為煙草專賣局局長就應該有這樣的“身價”?又或者,他們對地方領導婚喪嫁娶的大場面已經習以為常?至於73萬元的嫁妝——進口越野車,更是沒法被“私藏”,局長千金開著它招搖過市,同樣沒人舉報。說到底,女婿舉報岳父的許多問題一直是公開的,是光頭上的虱子——明擺著,不過是一直沒人去查罷了。這究竟是“工作疏忽”,還是反腐的鈍化?直到煙草局長家起了內訌,女婿舉報老丈人,有關方面才受理。難不成,反腐也淪為“親不舉,官不究”?
公款吃喝為何不以腐敗罪刑罰?
背景:記者在山西太原調查發現,隨著反對鋪張浪費,當地部分大型國企、實權部門改變了消費策略,變外出請客為內部吃請,重新包裝單位內部食堂的包間,高薪聘請廚師﹔個別高檔酒店,也推出廚師、服務員上門服務。
新京報發表佘宗明的文章:公款吃喝雖飽受詬病,但在時下,它已變得根深蒂固,也衍生出揮霍慣性。歸根結底,吃請只是利益交換的載體,是例行的“款待儀式”。隻要依附在吃請上的利益訴求未消,公款宴請就會大行其道。治理“舌尖上的腐敗”,說到底需要提升各方的監督力度。許多公款宴請“低調潛行”,企圖蒙混過關,就與監督鞭長莫及、存在盲區有關。前不久,李克強總理曾表示,從今年開始,將逐步實現縣級以上政府公務接待費用的公開。“政府陽光運作的地方越多,腐敗藏身之地就會越少”,對公款宴請而言,接待費用公開,無疑會為其戴上制度枷鎖,削減“潛伏”空間。但公開接待費用,只是個逗號。遏制宴請“花招”,還需多管齊下:從細節踐行看,要避免治理運動化,形成常態化的監督,如對內部食堂等不定時抽查﹔從制度補缺上講,則須規范預算使用,在資金安排上節流,並強化對違規者的問責。
小蔣隨想:公款大吃大喝被視為腐敗,但從未真正按腐敗給予刑罰,這是履治屢犯的病根兒所在。如果公款吃喝被揭發,只是自掏腰包、做個檢討,嚴厲點的不過是免職后再擇機復出,大吃大喝者怎會忌憚?就本例而言,即便記者發現了“部分大型國企、實權部門”關起門來大吃大喝,有關企業與部門的負責人會受到黨紀、政紀、法紀的嚴懲嗎?如果答案並不肯定,這樣的曝光只是引來群眾的口水,給百姓的心裡添堵罷了。沒有懲罰就沒有敬畏,遏制公款吃喝除了加強民主監督與預算公開,必須採取更為嚴厲的處罰手段,吃喝腐敗必須以腐敗罪論處,才能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