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高檔礦泉水不如自來水”佐証標准重要性

堂吉偉德

2013年04月10日15:03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手機看新聞

農夫山泉最近有點煩,今年3月其被曝喝出黑色不明物、棕色漂浮物以及“水源地垃圾圍城”等消息,近日,又有消息稱農夫山泉生產產品標准倒退。昨天,有業內人士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農夫山泉瓶裝水的生產標准還不如自來水。(4月10日《京華時報》)

農夫山泉的廣告說:“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不斷出現的質量事件,儼然讓此成為笑料。“農夫山泉瓶裝水的生產標准還不如自來水”的內部曝光,再一次給我們普及了一點科學常識,並對礦泉水產品標准有更多的了解。

毋用置疑,有什麼樣的標准,便有什麼樣的產品品質。2010年,美國媒體報道稱,快餐業巨頭麥當勞出售的麥樂雞含有玩具泥膠的化學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從石油中提取的特丁基對苯二酚,引發恐慌情緒。隨后,中國國家藥監局通報稱,特丁基對苯二酚的含量沒有超過“中國標准”,而聚二甲基硅氧烷則因無相關標准暫無法檢測。這種情況,在新頒布的新乳品安全國家標准同樣得到體現,較之於舊標准,新標准在某些關鍵指標上不升反降,對此,乳業新國標反對者、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說,“喝低標准牛奶還不如喝白開水 ”。

自然,在礦泉水標准上,地方標准的嚴與鬆,在結果上也迥然各異。原產地為廣東省河源萬綠湖的農夫山泉,用的卻是更為寬鬆的浙江標准,已然違反了《食品安全地方標准管理辦法》的實質規定,其用意自然不言而明。在企業自降要求,甚至為此不惜違法的情況下,要想讓其標准高於自來水,並不出現任何問題顯然已經是一種奢求。對此,有人一針見血的指出,任何一家企業都是以利益最大化為前提的,在目前國內監管缺失,違法成本低廉的情況下,要讓企業自律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企業真的能夠以公共安全為利益,還要標准和監管干什麼。別說國內企業,就是洋品牌進入了國內,也會“入鄉隨俗”,以標准作為擋箭牌而重利忘義。從肯德基、麥當勞到沃爾瑪都不斷的出現各種問題。《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報告(2012)》顯示,在國內履行社會責任的狀況上,中國的國有企業比外資企業更好一些。如此看來,洋品牌的頻頻出事,甚至比之國產品牌有過猶而無不及,其內外出現的兩張皮現象,其本質還在於標准過低,使得責任的門檻未能發揮把控作用。

產品標准檢驗著價值取向和監管態度。是讓標准圍繞產品轉,還是讓標准為繞質量轉,將是不同的結局。如果圍繞行業利益轉,結果便是“提高標准便殺牛”的矯情,以及行業水平和產業能力的難以提高﹔如果標准圍繞公眾利益轉,甚至對接於“國際”和“先進”,則會倒逼生產品質的提高,監管責任的落實,產品質量才會有可靠的保障,否則標准就隻能成為企業推卸責任,逃避處罰的擋箭牌。

從飲用天然水的地方標准低於生活飲用水國家標准,到浙江標准廣東使用,與產品標准如影隨形的,還是地方的監管標准和責任標准。暢通無阻的農夫山泉背后,有沒有地方保護,有沒有利益捆綁,已然成為公眾心頭揮之不去的疑雲,需要得到權威的解答和事實的証明。

分享到:
(責編:王倩、張玉珂)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