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每日電訊:寶馬們的“傲慢”終將得不償失

朱立毅

2013年03月21日10:14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手機看新聞

由於我國缺乏標准規定,寶馬、奔馳和奧迪竟然使用能產生污染的瀝青作為汽車的阻尼片,而在發達國家,汽車阻尼片一般都使用安全的高分子樹脂等材料。隻滿足於不違法,鑽法律漏洞,推脫社會責任的企業將無法贏得公眾的信任,最終將會失去市場認可。

據媒體報道,一些奔馳、寶馬和奧迪的車主發現他們的車內一直存在臭味,由於缺乏確切証據或者訴訟程序復雜,雖然幾經投訴,這些汽車廠商一直拒絕承認問題。但是經調查發現,這些汽車的阻尼片均使用了瀝青作為材料,而瀝青確實能造成車內污染。這些汽車廠商敢於以瀝青替代環保材料,正是由於我國相關標准的缺失。

中國消費者得不到平等的權益保障,當然是由於我國的制度標准、法律法規等不完善。所以把法網織得再密些,防止企業“鑽漏洞”,是當務之急。

但作為知名的大企業,這些汽車廠商也不能以“不違法”作為自己的商業信條,當它們在發達國家使用高分子樹脂材料和橡膠等制作阻尼片時,說明它們清楚瀝青可能帶來的危害。要求它們在中國不使用瀝青雖然“於法無據”,但它們的行為卻為人所不齒。

當年,豐田汽車在全球大范圍召回后,掌門人豐田章男在美國國會山痛哭流涕“認罪”,但是在北京的道歉卻輕描淡寫,其借口就是豐田汽車的召回補償原則是“按市場所在國的法律辦”。有人給豐田汽車計算過,在中國實施跟美國一樣的召回補償最多隻需3000萬元,但是“拒不補償”和“差別待遇”造成無形資產的損失難以估量。

如今,為了一塊幾百元的阻尼片,幾家頂級的汽車廠商再次犯了糊涂。要知道,凡涉及安全隱患,企業特別是全球知名企業更應謹慎行事,不僅要遵守法律的要求,更要以真誠取信於消費者,才能贏得市場的認可和尊重,“傲慢和偏見”終將得不償失。

分享到:
(責編:王倩、張玉珂)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