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最痛非刀傷”道出城管之困

張楓逸

2013年03月19日14:51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手機看新聞

17日下午2時許,廣州天河區車陂街道城管執法中隊兩名城管隊員,對一佔道經營的賣菠蘿小販進行勸導執法,小販突然揮刀襲擊,27歲的城管隊員蘇家權被砍傷7處。廣州市城管委主任危偉漢表示,廣州市副市長謝曉丹已下令全力追捕凶手。“最痛的不是被砍了7刀,最痛的是得不到理解”。(3月18日《羊城晚報》)

被砍7刀的城管命運值得關切,“最痛非刀傷”的困惑彷徨更發人深思。在危偉漢主任看來,僅有9名正式編制的城管執法隊員,管理一個20萬人口的車陂街道,連周末都沒有休息,換來的卻不是理解配合,而是橫刀相向。顯然,這種“奈何明月照溝渠”的無力感和挫敗感,帶給城管部門的打擊是更致命的。

事實上,“最痛非刀傷”並非個例。從1997年北京宣武區成立全國第一支城管隊伍至今,16歲的城管已然走到了人士十字路口,不知道風從哪裡吹來。過去的簡單粗暴執法,“打人不見血”的執法秘笈備受詬病,現在的溫柔執法、勸導執法、媽媽城管、美女城管同樣不受待見。一直以來,城管與小販之間的沖突始終沒有淡出公眾視線。不同的是,城管打人會招來網友的口誅筆伐,城管被打面臨的則是一片幸災樂禍。

城管部門所作的改變和努力不否否認,緣何不能在日常執法中春風化雨,症結就在於這些嘗試只是停留在形式層面,而沒有觸及矛盾深處,自然無法在市民小販中產生共鳴。《南風窗》雜志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城管之痛源於秩序美學對公務化暴力的召喚,“城市政府往往會把對秩序美學的先驗渴望,滲透進對‘異質’、‘他者’進行控制、驅逐的制度設計中”。隻要城市管理者眼中的城市定位依舊是高樓大廈、光怪陸離,隻要販夫走卒依舊被先入為主地設定為假想敵,城管執法中的對立和矛盾就不可避免,沖在一線的城管隊員和流動小販注定成為制度的犧牲品。

近年來,對於城管執法,人們談論最多的兩個關鍵詞,一是堵疏結合,二是文明執法。在廣州這起事件中,當地城管部門似乎都做到了。街道設立有流動商販疏導區,隊員也是文明、公正執法,勸導小販離開。就此,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提高文明執法程度的同時,也必須提高街道人口素質,為城管創造和諧的執法環境。”筆者認為,在把7刀之殤推給市民素質和執法環境之前,城管部門首先應捫心自問,從自身查找原因。

比如,堵疏結合是否布局合理,在園林建筑設計中,一個經典理念就是沿著游人在草坪上自然踏出的痕跡設計游園小道,因為藝術是人性化的最高體現,最人性就是最好的。以此推彼,我們的流動商販疏導區有沒有做到人性化,是盡可能照顧到小販經營和市民購物,還是隻為管理方便眼不見為淨?再比如,文明執法有無換位思考,在勸導小販離開的同時,有沒有了解他們的意見心聲,從而在今后的管理中“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式上,習近平主席一句“中國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機會”令人振奮。隻有城市管理者充分以人為本,不再視小商小販為洪水猛獸,而是努力使其與大企業家們共同擁有夢想成真的機會,與祖國和時代成長進步,才能思路一變天地闊,走出“最痛非刀傷”的迷茫與困頓。

分享到:
(責編:王倩、張玉珂)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