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8年開始,我參加全國兩會已有15年。回顧這麼多年參政議政的經歷,覺得和學術研究有相通之處,都應不唯書、不唯上、不媚俗,要有超前意識,即在政府決策之前提出意見建議,推動政策出台和修正,而不是反過來對已經提出的政策作解釋分析。
前幾年,我提出取消五一黃金周,逐步代之以帶薪休假。然而公眾不理解,很多網民質疑甚至謾罵。現在再看,尤其是經過了去年“史上最擁堵黃金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思,集中休假特別是擁擠的黃金周,並不能帶來充分休息。可能還是得推進帶薪休假,把集中放假分散,才能保証有質量的休假。一些超前的想法和建議,初提時不被大多數人理解是正常的,但我認為,隻要出以公心、科學論証,就應該堅持。隨著時間發展,它的價值自然會慢慢體現。
當然,參政議政跟學術研究還不完全一樣,需要求同存異。因此,在堅持大方向的基礎上,也要考慮公眾情緒、接受程度以及操作可行性,以更加適合的方式謀求公約數,推動政策成為現實。
(作者為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