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大使隨筆:感知“中國夢”的豪邁

柴璽

2013年03月17日09: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春和萬物,中國春節普天同慶。文化傳播的脈動,激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情懷,回響人類共同進步的足音

  

  回首外交生涯,一半以上的新春佳節在異國他鄉度過。各國年味有所不同,個中滋味恐怕隻有常年奮戰在國外的外交官最能體會。

  就拿我出任過大使的三個國家來說吧。孟加拉國是中國的親密友好鄰邦,兩國交往歷史悠久,南亞風情遇見大紅燈籠、大紅福字,可謂相得益彰。每逢春節,不僅使館會舉辦新春招待會和聯誼會,孟加拉國孔子學院、達卡大學中文系和對華友好組織都會舉辦慶祝活動。我用孟加拉語深情朗誦泰戈爾的詩歌,兩國人民齊聲高唱中孟民歌,其樂融融。

  馬耳他是通往歐洲的門戶。兩國間巨大的文化和國情差異也擋不住春節的魅力。2008年的春節令我記憶猶新。中國文化中心在馬耳他首都瓦萊塔舉辦大型慶祝活動,重慶藝術團帶來了川劇、雜技、舞獅和中國民樂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節目。當時受邀出席的時任馬耳他總統阿達米上台親自試彈揚琴、學拉二胡,將現場氣氛推向頂點。中國文化團體還走出音樂廳,身著色彩斑斕的演出服,來到瓦萊塔的主要街道巡游。當地民眾攜家帶口,駐足欣賞,參與互動。那一天,春節年味在地中海明珠之國是如此濃郁。

  要說海外年味最濃的地方,非馬來西亞莫屬。昔日的“南洋”早已發展成為多元化的國家。中馬關系水乳交融,戰略性合作不斷發展。兩國經貿往來近千億美元,每年人員往來300萬人次。華人佔馬來西亞人口的1/4,馬來西亞對春節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深入各個方面,街道上張燈結彩,酒店裡團拜連連,熱鬧非凡。除了放煙花、舞龍舞獅和初八夜拜天公等廣為人知的傳統項目外,馬來西亞華人還自創了“撈魚生”、“十五夜(元宵節)拋柑相親”等別開生面的慶祝活動。春節假日期間,朝野政黨齊向華社拜年。今年,人們驚喜地在電視和影院銀幕上看到,一個華人家庭正在准備年夜飯,家中的小孫女在門口巧遇了一位身著大紅色唐裝的老爺爺,他與眾鼓手在院外擂響威風鼓。原來是納吉布總理來拜年了。他不但在錄制的視頻中展示苦練的鼓藝,更與兒子季平通過電台送上祝福“納吉迎春,四季平安”,巧妙地將二人的名字鑲嵌其中,令馬來西亞華人倍感親切。

  雖說中國的春節漂洋過海,演變成不一樣的年味,但在遠離祖國的外交官心中,卻品味出一種共同的感情。那是所有中華兒女對祖國的思鄉之情﹔是僑胞們“河山總在我夢縈”的牽挂眷戀之情﹔是海外華人在中國發展強大后“腰杆子”挺直了的驕傲之情﹔是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豪邁之情。春節在海外影響力的提升,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廣泛傳播,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中國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也正因如此,我們外交官在海外的春節才越過越紅火,越過越有“年味”。展望未來,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前景光明。中國同世界各國合作共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也必將是人類共同進步的進程。

  (作者為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柴璽)

分享到:
(責編:齊賀、張玉珂)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