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團結廣大港澳同胞,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我們要堅持中央對台工作大政方針,全面貫徹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重要思想,鞏固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在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發揮優勢助推國家經濟轉型
譚惠珠代表(全國人大香港代表團團長)
國家可以充分利用香港服務業的優勢,在某些領域和地區“先行先試”,讓香港在國家經濟轉型升級、提升國民收入的進程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香港是一個服務業高度集中的經濟體,服務業佔GDP的比重在90%以上。各行各業的服務業提供者激烈競爭,催生了高水平的服務產品和巨大的經濟活力。國家可以充分利用香港服務業的優勢,在某些領域和地區“先行先試”,讓香港在國家經濟轉型升級、提升國民收入的進程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首先,從廣東“先行先試”,加大力度促進香港服務業提供者進入內地市場。現在已有CEPA作為粵港經濟合作的框架,下一步,國家應考慮加大力度協助香港的服務業提供者進入內地,特別是先進入廣東市場。因為廣東的經濟發展水平很高,已經具備了“先行先試”的條件。把香港的服務業引入,一方面可以刺激當地的消費,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入競爭,促進當地服務業水平的整體提升。
其次,放寬審批,鼓勵更多內地企業到香港上市集資。作為國際金融平台,香港的地位早已得到各國投資者及跨國企業的認可。香港的金融市場充分與國際接軌,能在香港上市的企業,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其營運素質、資產規模等已達到一定水平。在香港上市,除了能讓內地企業有更多的渠道獲得資金外,更重要的是讓這些企業適應和接受國際規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提升其營運效率和管理水平。
再次,加大力度促進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業務,以試點形式開放內地居民到香港投資人民幣定價產品。例如,鼓勵內地企業到香港發債,讓內地居民在監管下到香港購買以人民幣定價的投資產品,利用前海的發展機遇促進人民幣“回籠”等。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香港向內地訪客發出的保單,其新造保單保費達43億港元,佔個人業務總新造保單保費的11.4%。由此可見,內地居民對香港的各種投資、保險產品需求很大。未來,國家對這一趨勢應予以支持。從長遠看,促進人民幣離岸市場業務健康發展,不僅能拓寬內地居民的投資渠道,提供更豐富的投資工具,降低過高的儲蓄率,同時也可以推動內地金融機構提升服務水平,促進金融市場健康發展。
總之,服務業不比制造業,要蓬勃發展,關鍵不在於“硬件”,而在於“軟件”。香港作為國際社會高度認可的服務業平台,期盼在國家經濟轉型升級的進程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本報記者 朱俊杰整理
實事點擊
香港銀行參與
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
作為國務院支持前海開發開放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已於今年1月正式啟動,15家香港銀行參與的26個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項目完成簽約,項目協議總金額約20億元人民幣。隨著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進入實施階段,將有更多注冊在前海的企業向香港銀行辦理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也有望進入一個新階段。
未雨綢繆拓展空間實現共贏
賀一誠代表(全國人大澳門代表團團長)
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理解得好,落實得好,集中力量搞經濟,是澳門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澳門今后的發展,需要繼續背靠內地,貫徹落實好“一國兩制”,實現與內地的共贏
從人均收入、政府財政收入等各項數據都能看出,澳門回歸祖國后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從2000年到2011年,我們的財政收入不斷提高。
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理解得好,落實得好,避免內耗,集中力量搞經濟,是澳門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此外,澳門的發展離不開內地的支持,我們的一口水、一粒米、一塊肉都是從內地過來的。澳門今后的發展,需要繼續背靠內地,貫徹落實好“一國兩制”,實現與內地的共贏。
去年,澳門的人均GDP已達66000美元,今年要超過70000美元,在亞洲排名第二,在世界也居於前列。但澳門產業結構過於單一,這也是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澳門僅有30平方公裡,未來還有多少空間可以發展?對此,特區政府居安思危,未雨綢繆,著力拓展發展空間。
我們要發展澳門的文化產業,需要建設一系列配套設施,這都需要土地。中央政府考慮到了這一點,2009年又批給我們填海面積,使得填海總面積達到5平方公裡。項目將在2013年啟動,先填海,后規劃,再建設,整個完成可能要花10年時間。這將是澳門未來的一個重要發展空間。
橫琴有106平方公裡的土地,且人口較少。作為粵澳發展連接點,在“十二五”規劃中,橫琴將為澳門經濟發展帶來機遇。我們在橫琴已經啟動5平方公裡的工業產業園建設,另有4平方公裡將用於發展澳門文化產業等。橫琴針對澳門出台了許多優惠政策,澳門車不用兩地車牌就能駛入。橫琴也是生產類貨物免稅區。5年之后,橫琴會有很好的發展。今年底長隆海上世界將開張,這對澳門的旅游配套產業會有很好的促進﹔廣州到拱北的城鐵開通后,兩地間隻需45分鐘就可到達﹔拱北到橫琴的城際鐵路線也將在3年內開通,交通網絡將形成。港珠澳大橋建成后,珠海、香港、澳門將形成立體經濟區。因此,我們對澳門今后的產業適度多元很有信心。
澳門和廣東的關系一直很密切,我們建議今后加強關口的通關能力建設。目前,拱北、橫琴通關關口的閉關時間還比較早,建議簡化通關程序,實現電子化報關,提高過關效率,暢通人流和物流。
本報記者 朱俊杰整理
實事點擊
重視人才培養
為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
今年7月,投資100多億澳門元、佔地1.0926平方公裡的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將完工,預計9月份就可以正式開學迎接第一批學生。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近年來一直重視人才培養工作,澳門大學新校區的落成,將為澳門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一個很好的人才基礎。此外,澳門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區也已經在建設中,預計今年年底將吸引第一批企業進駐。
穩步推進兩岸關系全面發展
汪毅夫代表(全國人大台灣代表團團長)
穩步推進兩岸關系全面發展,鞏固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為台灣同胞多做實事、多辦好事,不斷匯聚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力量
2012年是兩岸關系繼往開來、成果豐碩的一年。兩岸關系經受住嚴峻考驗,保持了和平發展的良好勢頭,進入鞏固深化的新階段。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台灣團代表都很關注,怎樣圍繞鞏固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這個主題,讓廣大台胞和台胞社團進一步形成合力,在推動兩岸大交流、兩岸關系大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具體來說,台灣代表團去年所提建議內容涉及議題非常廣泛,包括方便台商台生在大陸的工作、生活、學習,維護其正當權益﹔幫助台資企業解決困難,改善投資環境﹔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促進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加強兩岸青年交流合作﹔扶持台灣少數民族﹔發展兩岸旅游業等。其中一部分已經由有關部門決策落實,得到了解決,真正成為了台胞的福音。此外,我們很關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后續協商,兩岸投資保護和促進協議、海關合作協議的簽署實施等情況。
去年9月份,台灣團全國人大代表專程赴陝西進行視察調研活動,走訪台資企業,召開台胞、台商座談會,廣泛聽取意見。在調研中發現,台資企業總體的情況是好的,但當前經濟形勢仍然嚴峻,不少台資企業面臨融資難、招工難、人才留住難及轉型升級難等問題困擾。對此,代表在走訪中及時處理能夠馬上回應和解決的問題,也認真梳理帶有普遍性的問題,並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努力協助台胞鄉親渡過難關。
今年,我們仍然很關注台灣學生納入大陸醫療保障體系、進一步簡化台灣同胞來大陸簽注手續、兩岸婚姻家庭等問題。這些事情聽起來比較瑣碎,但都很實際、很直接,關系到台灣同胞在大陸的工作、生活。希望通過我們的建言獻策,可以讓更多在大陸的台灣鄉親更好地融入這塊土地。除此,我們還將就加強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建設、借力國家人才規劃培養適用兩岸事務人才、在平潭綜合實驗區實施特別法規和規章等問題,獻計獻策。
作為台灣團代表,我們將認真履行職能,穩步推進兩岸關系全面發展,鞏固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為台灣同胞多做實事、多辦好事,不斷匯聚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力量。
本報記者 彭 波整理
實事點擊
強化文化交流
增進認同感向心力
2013年全國台聯將牢牢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主題,著力加強與島內文化團體、民間機構的交流合作,繼續做好“全國台聯台胞青年千人夏令營”、“兩岸和平小天使互訪交流”、“兩岸作家採風團”等品牌活動﹔積極拓展渠道、搭建平台,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感染力強的文化交流活動,不斷增進兩岸同胞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向心力,為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新局面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