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我們一直在呼吁將文化改革發展納入地方政府考核體系,這次終於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來了。”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川劇院院長沈鐵梅說這話時,一定有些激動。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文化改革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列入各級政府效能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體系,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文化改革”是這幾年的熱點,如何對文化建設的好壞進行考量,卻是個難題。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文化廳副廳長高雲,就表達了自己的擔憂:“文化績效考核體系的建立,主要側重於文化經濟層面,如果沒有相應的輔助政策,有可能造成對真正能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內容文化建設的忽視。”
相比經濟而言,文化的層面更為豐富,評估也更為復雜。你可以用GDP、就業率、財稅的增長等指標,衡量經濟的發展,卻無法用幾個簡單的數據,考評文化建設。它既有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硬指標,比如文化設施的建設、圖書館的人均擁有率、送戲下鄉的場次等,更有一些無法數字化的軟指標,比如公民的文化素養、傳統文化的傳承、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等。如若一定要將其分解、細化為具體的數字指標,難免削足適履、以偏概全。而當這些指標列入政績考核時,則必須估量其可能出現的弊端——如同對GDP的盲目追求一樣,對“文化政績”的狂熱,也一樣會走火入魔。
我們的一些大城市,不缺世界一流的大劇院、音樂廳、博物館﹔我們也有不少政府扶植培育下的文化產業,還有諸多的文化建設工程,以及各種各樣的“主旋律”文化作品。只是,在城市文化設施以“世界最大”為目標之時,偏遠的鄉村,可能找不到一個電影院、圖書館﹔大劇院裡上演世界著名樂團的演出時,許許多多的普通市民,根本買不起票﹔各種各樣的文化產業項目大興土木,一邊破壞文物古跡,一邊以人造的文化景點拉動旅游﹔用心良苦打造的文化工程項目,沒有市場缺少受眾……
文化的發展中,無法忽略制度所引導的文化取向。即便是贏得全球票房的好萊塢商業大片,也一樣在傳遞美國文化及其價值觀。文化的培育過程中,國家、政府和民眾之間,並非相互對立、彼此割裂,卻也不是“灌輸”的結果。文化的生成,有它的內在邏輯,既體現官方意圖,也是一種不可替代的“民間話語”。
文化的“民間話語”,植根於鄉野百姓,是一種人人置身其中的參與,也是一種老幼皆宜的喜聞樂見。當一場演出票價高達數千元,當民間藝術成為會所裡的“身份消費”,即便文化成為政府績效考核的一部分,它也可能遠離民眾,徒有一副虛假繁榮的外殼。
政府對文化的介入,高明之處不在大操大辦,大包大攬,而在悄然無聲。文化的培育中,加大財政投入、改善文化設施的“貧富不均”等“有所為”,和放鬆管制、給自由創作鬆綁等“有所不為”一樣重要。
文化所展示的是真實、吸引人的中國故事——經濟的發展,制度的進步,社會的文明,夢想的成真。好看的中國故事不是“擺拍”出來的,而是在開放與進步中自然生成。它是財富的展示,傳統的沿襲,也是個性的張揚,思想的自由。講述這個故事的,不獨是官方,更是中國民眾。有了民間話語的參與,這個故事才會繪聲繪色,精彩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