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廣州日報:讓地溝油變“惠民油”需做好加減法

湯家琛

2013年03月13日08:11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地溝油如果處置得當,完全可以從害人之油變成惠民之油。隻要拿出決心和誠意,在補齊監管短板和政策引導方面做好“加減法”,地溝油亂象完全應該能得到很好的治理。

日前,鐘南山在全國兩會廣東團分組討論時表示,每年約有350噸地溝油回流餐桌,“地溝油問題跟三聚氰胺的奶粉是一回事,監管環節有漏洞。”

地溝油的危險不用贅述,比潛在的致癌威脅更讓人擔心的是,在豐厚的黑色利潤的誘使下,社會已形成一個回收、加工、提煉和銷售地溝油制品的產業鏈。每天有大量地溝油制品,通過各種渠道流向企業、糧油批發市場甚至進入超市。

在社會各界的討論中,我們已經對治理地溝油問題形成兩點共識:一是要從源頭治理,阻斷地溝油流向餐桌的路徑﹔二是要疏堵結合,將地溝油變成提煉生物柴油的原料。但現在的問題是,無論是源頭治理還是“變廢為寶”,都非易事。由於需要繳納一定數額的處理費,餐飲企業缺乏妥善處理餐余廢物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一些具有政府背景的地溝油回收企業則明顯不如黑市“收油隊”有吸引力。

治理地溝油亂象,護衛百姓的餐桌安全,是政府部門的基本職責。但要履行這一職責,除了制定法規要求餐飲企業將餐廚垃圾集中處理,以及組建經過官方許可的收油隊伍,更重要的舉措是要讓“正規軍”的作用得以顯現,給地溝油一個安全、綠色的“出口”。具體來說,這需要做好兩個“加法”和兩個“減法”。

第一個加法,是增加地溝油流回餐桌的成本,對制售問題食用油的行為加強監管,讓違規違法者付出代價,這個加法的核心是重典治亂﹔另一個加法是增加“正規軍”的吸引力,比如像《上海市餐廚廢棄油脂處理管理辦法》那樣,變收費處理為有償收購,讓餐館願意將地溝油賣給政府指定的回收企業,這個加法的核心是以獎代罰。兩個加法共同發力,有助於改變當前地溝油回收的流向和格局。

治理地溝油亂象,還需要做好兩個減法。一個減法是降低“正規軍”的運營成本,進而降低專業地溝油回收企業的經營風險,主要手段是對它們給予必要的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另一個減法,是擠壓黑市收油隊的生存空間,由衛生、質檢、工商、公安、城管等多部門聯合行動,依法清理那些回收和制售地溝油的非法團伙。兩個減法雙管齊下,有助於讓地溝油回收成為一門有章可循的正經生意。

地溝油如果處置得當,完全可以從害人之油變成惠民之油。對中國政府來說,既然比地溝油復雜很多的問題都能處置好,那麼,隻要拿出決心和誠意,在補齊監管短板和政策引導方面做好“加減法”,地溝油亂象完全應該能得到很好的治理。

分享到:
(責編:張元玲(實習生)、王倩)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