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每日最新評論

凌國華:給孩子“做夢的時間”不該這麼難

2013年03月07日08:44        手機看新聞

  作者:凌國華

  “如果一個孩子連做夢的時間都沒有,他怎樣去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數學教研室主任吳正憲,5日在北京團小組發言時談到小學生課業負擔時,言鑿鑿、情切切。(3月6日新華網)

  在中國夢的宏大背景下,公民個體又擁有自身的繽紛夢想。對於正處於夢想孕育階段的小學生而言,他們的夢想更加春光明媚,然而當下令人心憂的現實是,過於繁重的課業負荷使得小學生的夢想空間遭到無情壓制,有的甚至連“做夢的時間”都沒有,遑論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了。

  全國人大代表吳正憲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學生的課業負擔開始繁重起來。除了學校正常的課業之外,又增加了繁重的課外負擔,這從社會上各類特長班、藝術班、培訓班等特色班的火爆程度可見一斑。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影響,很多家長開始從各方面著手打造“孩子的未來”,於是,在正常學校課業的“規定動作”之外,小學生需要完成的 “自選動作”越來越多,壓在他們身上的負荷也越來越沉重。

  減輕孩子課業負擔是老生常談,主管部門下發規定、社會奮力呼吁、家長埋怨、學生吐槽,雖然“老生常談”談了這麼多年,但是學生的課業負擔不但沒有降下來,反而有逐漸上漲的趨勢,這不能不說是咄咄怪事。而不是見諸媒體的小學生的書包有十幾斤重、每年做作業直到深夜、“小眼鏡”越來越多體質不容樂觀,甚至出現花錢代寫作業等事情,更加拷問著學生的課業負擔,考驗著社會給學生夢想萌發的現實空間。

  學生課業負擔重,與教育發展方式不無關系。在很多學校、教師和家長眼中,課業在很大程度上對應著學習成績,這背后顯然有著應試教育驅之不散的魅影。在素質教育提倡了這多年之后,應試教育仍舊大有市場,顯然不只是某個人某個家庭某個學校某個部門的問題,而是涉及到傳統觀念、社會文化、人才理念、和教育績效考核機制等問題,並與教育資源的配置方式密切相關。

  課業負擔看起來是小問題,背后卻牽涉著一系列的宏觀背景。減輕課業負擔,不能僅僅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應該具有一攬子計劃,小到教書育人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大到教育體制改革、教育資源分配、教育公平、用人理念、家庭學校社會之間的互動關系,都有所涉及,減輕課業負擔,需要上述各方面聯動發力,共同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為未來儲備生力軍。

  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五年累計7.79萬億元,年均增長21.58%,2012年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達到4%﹔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民族、貧困地區傾斜,教育公平取得明顯進步。從這一點來看,我國的教育事業在穩步發展,教育公平等問題也在逐步解決。毫無疑問,這些整體層面上的制度紅利也應該體現在降低學生課業負擔上面,體現在“給學生留出做夢的時間”,為學生的夢想保駕護航方面。

  夢想是美好的,是令人向往的,一個擁有夢想並能夠為之努力奮斗的人是幸福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對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意義深遠。作為教育的對象,學生需要在以文化之的浸潤下心懷美妙夢想,並滿懷激情為之努力奮斗。擁有“做夢的時間”是夢想起航的第一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給他們充足的時間萌發夢想,為他們的夢想保駕護航,需要社會各方面給力行動。一個個心懷美好夢想的學生,也是推動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來源:齊魯網)

分享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