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霧霾防治,西部地區不應缺席

嚴 致

2013年03月07日10:28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手機看新聞

 剛剛遭遇霧霾天氣侵襲,包括大氣污染防治等在內的環保話題自然成為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但是,西部地區似乎成為討論的盲區,游離於話題之外。

為什麼會這樣?我想大概是因為,今年1、2月霧霾籠罩在華北、東北、黃淮一帶的時候,西部的大部分地區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人們自然而然地以為,霧霾天氣離西部還很遙遠。

但事實絕非如此。著名大氣環境專家郝吉明院士分析指出,產業布局過於集中,長期工業、機動車排放與短期高強度供暖排放疊加,再遭遇不利天氣,這就造成霧霾在我國中東部集中出現。據此,我們可以作出這樣的推斷:如果西部地區遇到同樣的情況,也將籠罩在霧霾之中。今年1月,陝西關中、陝南持續出現霧霾天氣,當地氣象部門先后發布大霧橙色、紅色預警信號,恰恰証明了這一點。陝西省社科院發布報告稱,“陝西經濟增長存在自然約束,以能源消耗為主的第二產業是陝西經濟的支柱產業”。我們從中也許能夠找到霧鎖關中、陝南的一些端倪。

長期以來,我們常常以東部地區為參照,來衡量西部開發的成效,並確定西部繼續“追趕”東部的目標。在這種導向下,承接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提速經濟發展,自然成為西部地區眾多城市的首選。但是,由於西部地區自身經濟實力較弱,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時會受到很大限制,高能耗和附加值低的產業往往成為西部地區的無奈選擇。在西部的一些地方甚至因此出現了產業結構的逆向調整。

統計資料顯示,近幾年西部地區經濟增長速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但是經濟增長的背后卻潛伏著環境問題的隱憂。如果西部地區還堅持走我國東部地區經濟發展的老路,那麼未來也很有可能面臨霧霾的威脅。西部開發排頭兵陝西遭遇霧霾天氣,就有很強的警示意義。

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西部地區是我國大江大河的源頭,是我國的“生態屏障”,西部地區的綠色、健康發展關系到美麗中國的未來。正如全國政協委員姚明所說,我們不要等到問題逼進眼前才去考慮怎麼解決它,需要想得更遠一點。立足長遠,無論是霧霾的“防”還是“治”,西部地區都不應缺席。

分享到:
(責編:王倩、張玉珂)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