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羊城晚報:媒體逼出實情並非“瞎轉悠”

劉洪波

2013年03月04日10:41    來源:羊城晚報    手機看新聞

兒坑爹或爹坑兒?

一個叫李天一的小青年犯了事,媒體上他叫“李雙江之子”。

有人以為不妥,李天一就是李天一,不必把李雙江推到前台。其實,李天一以“李雙江之子”而名之,沒有什麼問題,主要不是因為他確為李雙江之子,而是因為他未滿18歲,仍在監護期。成年人有法律上之獨立人格,未成年人沒有,粘連父母,自然而然。

又有人以為既是未成年人,則宜保護,犯了事,媒體上不宜細載其行跡、歷數其過錯,照片應打馬賽克,名字也該隱去。這又是似是而非。

李天一非一般的未成年人,鮮花鋪地,舞台華美,明星之路,已經筑就。其優秀事跡和公開影像,廣布於媒體,車載斗量,既不隱埋姓名,也未遮蓋臉面。既然如此,其每次犯事,媒體刊布資料,可謂順手拈來﹔發掘其不良行跡,更可謂報道得客觀平衡。任何人欲享明星之名,必受明星之累,欲得成名之利,必受媒體審視,未成年人也不例外。

以李天一此次犯案為例,多人參與輪奸,媒體隻集中於李天一,而很少旁顧他人,就在於其他人沒被發現有著名的父親,自己也不著名。平時高調鋪名譽之路,犯事就要承擔名譽之累,一報還一報,福禍互倚,沒什麼不妥的。

李天一與李雙江,是兒坑爹還是爹坑兒,引起熱議。今日兒子犯案,老子聲名受累,此為“兒坑爹”﹔過去老子對兒驕縱,忙於助其成名,樂於助其遂願,此為“爹坑兒”。本來,好爹難保一定養出好兒,好兒未必一定有個好爹,但多數而言,人們還是將家庭作為極重要的環境,未成年人階段尤其會從家庭看孩子,將孩子的行為歸因於家庭。先因后果,爹先坑兒﹔因果互見,到頭來兒子坑爹,雙雙收獲教訓,為家庭教訓失敗增添了例証。

這裡的坑爹坑兒,不止於家庭,還包括這一個家庭或這一類家庭的社會特性。如果坑兒式教育隻能作用於家庭環境,還可能因社會無效而約束。人人家中有一個“小皇帝”,但未必到了社會上還吃得開。李雙江家的“小皇帝”,卻可能處處都能享受“小皇帝”待遇,從而張狂起來。這是社會重要人物的特權。

消滅“不純粹”會令傳播生態枯竭

媒體對“李雙江之子案件”的報道熱情高昂,有追蹤真相、滿足知情的宗旨,也有發行份數、點擊率、收視率的競爭,兩者難以決然分離。中間夾雜一些消費名人或意指“紅歌”符號的態度,沒有什麼奇怪的。媒體對李天一案件的報道,並未價值脫軌,總體上並非展現媒體暴力、語言暴力。

為什麼不能純粹一點呢,隻求真相、規模適宜、不要消費名人、不要意在言外等等。有這種想法,也沒有什麼奇怪的,能理解。我也覺得因為李天一而大曝李雙江的全部情史有些過分呢,但終究也隻能說因果皆有自,名人須謹慎而已。

社會很豐富,欲求純粹難。把“不純粹”消滅了,傳播生態也就枯竭了。純粹的媒體,隻有一種可能,就是僅有一個媒體,或者雖有很多的媒體,卻全由一個純粹的大腦來指揮,執行中還不折不扣,簡而言之,媒體由一個純粹的全能人來辦,那才純粹了。這就像過去搞經濟,設想一個可以自如控制全部經濟過程的計劃體制。

“媒體隨傳言瞎轉悠”,這又是一個擔心甚至指責。看起來確實如此,一會兒傳李天一年齡造假,一會兒說李雙江氣病,一會兒傳雙方和解,一會兒說恐將輕縱,實際上均被証偽。我想,媒體怎樣不為傳言所動,當然有值得反省之處,但把報道的進程簡單視為“瞎轉悠”也未免困於“計劃體制”。

社會有傳言,媒體有回應,包括正視傳言和推求實況,無違於新聞本職。有傳言、無回應,大家都不理會,似乎也可以“其怪自敗”,但這是不是對公眾負責的做法?是否適合網絡時代的傳播需要?傳言熾盛,而各方“不為所動”,釀成重大事件,例子很多。據說教訓之一,是要第一時間正其視聽。李天一案傳言多多,無不指向特權銷案,試問有哪個機構迅速以正視聽了?

李天一案不足証勞教廢除論

李天一案又引出勞教話題。李天一上次街頭打人,這次涉嫌輪奸,中間有過勞教處理。勞教制度近年深受劣評,廢止已成定數。李天一勞教期滿犯案,有評論以此再証勞教非僅無益,反能使人破罐子破摔或習得違法犯罪新技術,實當廢除。

勞教當廢除,但若以李天一勞教放出又犯案作為勞教無益、勞教當廢的理由,那麼監獄都應該廢除,坐牢放出后又犯案、坐牢期間學會了新的犯罪辦法,都不少見。以勞教早應廢除論,李天一被勞教可謂不當,但即使沒有勞教制度,李天一當街暴打他人也該有依法處理。

勞教當廢,在於非經審判剝奪自由,於法治不合﹔隨意性大,常致人罰超其過,甚至無過被罰,但正因隨意,它也可作為犯罪而減弱處罰的措施。勞教當廢,例証絕多,湖南唐慧、重慶任建宇等就是,但李天一不是例証。

每一公眾關注的事件,信息缺乏,使人在整體的社會經驗下產生懸疑,這是一種現實。出現這種狀況,主要應該反思社會總體局面和每一公共事件的信息回應機制。媒體正視傳言,並去推求真相,並不能替代權威反省其“不發布”的失責,多少也逼出了一點實情,回應了社會關切,減輕了社會焦慮,不應該反被指為“瞎轉悠”。

(作者是著名雜文家、武漢《長江日報》評論員)

分享到:
(責編:張元玲(實習生)、王倩)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