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每日最新評論

破解節后“招工難”需要智慧

2013年02月27日08:18    來源:南方日報    手機看新聞

  汪麗紅(中山)

  隨著春節假期結束,“招工難”問題再次凸顯。企業著急、政府著急、工人不急的不對稱局面,已經是無法回避的招工現實。如今的求職者更多是“80后”和“90后”,與父輩相比,他們要求更高,也具有更強的學習能力與維權意識。他們除了希望薪酬提高之外,還對企業“軟實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企業在待遇、發展機會、人性化管理方面做得不到位,那真的是招不到人了。

  近年來,隨著內陸經濟的平穩發展和投資環境的改善,眾多勞動密集型企業逐步遷往這些地區,為當地的外出勞動力提供了本地就業機會。盡管南方企業在工資水平方面仍然具有優勢,但生活成本的提高造成外來務工者實際收入增長緩慢。一些外出勞動力開始選擇留在家鄉務工,不僅能降低生活成本,還能避免遠走他鄉帶來的“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無人照料、孩子異地求學難等諸多問題。這樣,會有多少返鄉者願意再出來打工呢?

  解決節后“招工難”需要智慧。僅靠企業單打獨斗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政府和社會形成合力,共同為外來務工者在城市生存和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對企業而言,需要採取更多吸引外來務工者的措施,讓他們能夠安下心來工作。如提高工資福利待遇、增加職業培訓機會、提供上升通道、改善員工業余文化娛樂生活等,讓外來務工者能夠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對企業有著極大的責任感和忠誠度,留下了員工,這對緩解企業“招工難”具有促進意義。

  同時,政府也要積極給力。如今一些大中城市,為了吸引高端人才,對高端人才的落戶提供了很多優惠,這當然十分必要。然而,對於普通外來務工者,往往要到出現招工難的時候,才出台一些措施應急,但已經遲了。事實上,城市也應該為普通外來務工者的家屬子女進城創造一定的便利,如在公租房、廉租房方面,不妨降低門檻為他們敞開大門﹔為他們在醫療、子女入學等方面創造更好的條件,享受與戶籍居民同等的待遇等,這才是真正破解用工難的方法。

  每一位奉獻者都應該獲得相應的回報。企業與政府隻有給外來務工者更多的關愛,千方百計幫助他們解決難題,城市才能成為他們割舍不下的新家,才有可能真正留住他們,不再成為“飛鴿牌”輕易地離開城市,而是會直把他鄉當故鄉。

(來源:南方日報)

分享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