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錢江晚報:李雙江,這回你又該如何

戎國強

2013年02月24日11:13    來源:錢江晚報    手機看新聞

高爾基有一句名言:“愛孩子是老母雞都會做的事情,可是要善於教育他們,這是國家的一樁大事,需要才能和全部的生活知識。”

教育孩子,也是家庭的大事。李雙江未成年的兒子李天一涉嫌強奸罪被刑拘,人們很自然地從李雙江的家教中去找原因,“子不教,父之過”是說得最多的一句話。2011年9月,李天一因尋舋滋事被拘留。當時李雙江也是以“子不教,父之過”來表示自責。但是,稍稍深入地了解李雙江、夢鴿夫婦對兒子的教育,說他們“不教”似乎並不全然符合事實﹔說他們教育不當,或者不懂得怎麼教育,可能更接近事實。我們不妨通過一些具體的事例接近李雙江的真實心態,從中了解李雙江家庭教育失敗的緣由以及相關的環境因素。

2011年9月,時年15歲的李天一,無証駕駛一輛寶馬車,和同伴蘇楠在北京海澱西山華府小區門前毆打一對夫婦,並損毀他人車輛。事發后,李雙江親自探望受傷夫婦,並代子道歉:“子不教,父之過……我當兵50多年,真沒想到我兒子做出這種事情,這真是違背了我自己的情感,我心裡特別痛苦。”

“真沒想到”,說明李雙江並不了解自己的兒子,以為兒子是一個很“正面”、很陽光的少年。本來,兒子的品行,跟老子的軍齡有什麼關系?但是,李雙江在痛心疾首時很自然地說出來的這句話,說明李雙江自己覺得兩者有關系。李雙江是著名的、資深的軍隊藝術家,音樂教育家,還有其他各種榮譽稱號,公眾場合慣以“德高望重”形象示人﹔李雙江會不會有一種不知道哪裡來的優越感:自己這樣優秀的紅色的精英家庭,給予孩子的自然都是“正面教育”﹔“根紅”自然“苗壯”。

5歲時,李天一就當上“申奧”形象大使﹔還扮成紅軍小戰士,隨李雙江在電視上演唱“小小竹排江中游”。也許李雙江以為這樣的“紅色教育”就能教育出紅色接班人了。但是,這些一般孩子得不到的機會,李天一可以輕鬆得到﹔所到之處眾星捧月的“待遇”,很可能對幼年李天一起了這樣的“教育”作用:有個好爸爸,大家都要捧著我。李雙江的疏失是:不懂得,他頭頂的這些光圈,即使對一個幼兒沒有負面作用,也幾乎不會有什麼正面作用﹔他沒有把自己頭頂的光圈與兒子區隔開來,導致李天一誤用其父的名氣——2011年9月李天一打人后,高喊“我爸爸是李雙江”……

老來得子,有些溺愛也是人之常情。李雙江曾說 :“不能要求孩子樣樣都會”,多少流露出對孩子不舍得嚴格管教的心情。其實李天一比很多孩子會得多:會鋼琴,會唱歌,10歲加入中國少年冰球隊,多次參加國內外少兒冰球比賽。這些專長,對孩子成長來說,其實是可有可無的。但是,一些必須會的,很多孩子都懂得的,李天一都不會、不懂。他不知道自己該守法——不到18歲,就有自己的豪車,還無証駕車﹔不懂得尊重他人,有點矛盾就大打出手。才15歲的孩子,不到合法駕車年齡就開車,李雙江不會不知道,他為什麼不制止呢?他會用什麼理由來說服自己“寬容”兒子呢?李雙江這個年齡的“主流人群”,在他的成長時期,看待人和事的思想方法是:隻要主流是“好”的,或者說本質是好的,支流問題就不重要。既然孩子的“主流”是好的,非法開車就是“支流問題”。

甚至,李天一打人事件,在李雙江眼裡,很可能也是一個“支流問題”。雖然李雙江當時自責“子不教,父之過”。但是,后來他“教”了嗎?從2011年打人事件至今,李天一的變化有二:一、改名李冠豐﹔二、行徑越來越惡劣,看不出李雙江加強教育的跡象。(戎國強)

分享到:
(責編:王倩、張玉珂)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