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每日最新評論

“局長游泳”賞金加碼,調侃了誰?

2013年02月21日09:27    來源:齊魯晚報    手機看新聞

  連日來,微博上出現多起“懸賞環保局長游泳”事件。16日,原籍浙江溫州瑞安的企業家,公開宣稱願意付費20萬元,請該市的環保局長在當地的一條河中游泳20分鐘﹔19日,又有網友將價碼抬升至30萬元,請溫州蒼南縣環保局長下河。到20日,浙江紹興、河南新鄉等多地網友,也表示願意出高價邀請環保局長下河暢游。面對這樣的好事,被邀請一展泳姿的多位環保局長大多選擇了沉默或拒絕。

  其實,懸賞者心裡很清楚環保局長們斷不會接招,但為什麼還競相喊價、不斷抬高“賞金”額呢?被邀請的環保局長們,顯然需要好好反思。

  充滿挑逗意味的邀請、數額令人心動的賞金,這些勁爆的信息元素,強烈傳遞出懸賞者對當地環保工作的不滿情緒﹔這種不滿情緒和行為方式在網絡上迅速引發共鳴和效仿,又恰恰源於懸賞者通過常規投訴渠道舉報環境污染,根本無法獲得環保部門的注意和重視。既然正常方式無法引起關注,那麼搞怪博人眼球,便成為最后的也是最無奈的選擇。

  沒有令懸賞者失望,在重金之下,瑞安環保局迅速做出了反應,事件的發展如同此前陝西農民工裝扮成狄仁杰與元芳巡游討薪成功一樣,以至於眼下網友們開始熱議要接著發起“請衛生局局長排隊看病,請城管局局長去擺攤,請教育局局長去搶擇校名額”……

  這種超常規、搞怪式的表達意見的方式,卻被不斷証明是民眾爭取權利的有效手段,正說明眼下民眾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渠道是多麼不順暢,民眾想要通過體制內的程序維護權益又是多麼艱難,而這種不順暢與艱難,最終損害的是政府寶貴的公信力。

  然而,金額再高的“懸賞游泳”,終究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因為即便環保局長真的下河游泳,被污染的河水也不會一朝變清澈。但不能因為這種懸賞更像是場游戲,環保局長們就能對熱切的民意期盼置若罔聞,而那些沒有被懸賞邀請的政府部門就可以安之若素。隨著公眾環保意識的加強和對公共權益的日益重視,讓民眾切實感受到身邊空氣、水質的變化,感受到政府對民意的重視與關切,民眾才會對政府工作樹立信心,才會更多選擇平和的方式表達意見。

  從這個意義上說,“懸賞環保局長游泳”,不僅僅是對環保部門的調侃,更是對政府公信力的警示,無論是被邀請還是沒有被邀請的局長,都該有所行動了。崔濱 原題:“懸賞游泳”,不是搞怪是激勵

(來源:齊魯晚報)

分享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