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每日最新評論

《西游·降魔篇》為何嚇壞小觀眾觀影?

2013年02月20日09:31    來源:大眾日報    手機看新聞

▲電影《西游·降魔篇》不少情節很恐怖。

  票房一路飄紅的蛇年賀歲大片《西游·降魔篇》情節陰暗恐怖驚悚,猶如一部地獄傳說,嚇壞許多小觀眾,引發輿論一片“兒童不宜”的聲討。

  本應老少咸宜的賀歲片卻以暴力、恐怖、色情等元素“誤傷”孩子稚嫩的心靈,這樣的情況近年來屢見不鮮。在當下尚未實施電影分級制度的情況下,我們如何保護孩子?

  賀歲喜劇竟是恐怖片?

  《西游·降魔篇》是香港著名影人周星馳的顛覆之作,其中雖不乏無厘頭搞笑的元素,但整體故事黑暗恐怖。在片中,“魚妖”活吞五歲女童﹔“豬妖”瞬間從“美少年”變成“凶神惡煞”,原形畢露食人無數﹔“猴妖”孫悟空形象猙獰、邪惡凶殘,擊殺驅魔人的場面非常暴力血腥……

  “看完《西游降魔篇》,真的嚇壞了,晚上還夢見女妖抓了人用刀和叉一點點割下來吃掉。”大年初二興沖沖走進影院的上海中學生李婷婷,至今還無法揮去恐怖陰影。

  “看這部電影時,我忍不住想去蒙住前面那小孩的眼睛,起碼不想讓他看見妖魔怎樣將人咬斷生吞、火燒成骸……”網民“獨對亂月”如此感慨。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周星質疑,《西游·降魔篇》這樣“不適合兒童欣賞、有過多殘酷驚嚇鏡頭”的影片,將影響多少孩子的身心健康?

  影院“來者不拒”,兒童恐受“誤傷”

  近年來,隨著國產電影逐步多元化,暴力、血腥、驚悚、色情等元素屢見不鮮,“誤傷”兒童事件頻頻發生。

  有觀眾反映,古裝偵探片《狄仁杰》上映時,其中“光天化日之下人莫名燃燒、梅花鹿自殺式襲擊狄仁杰、鬼市追殺”等恐怖場景。讓人不寒而栗,很多影院響起孩子恐怖的哭聲。此前,《唐山大地震》和《金陵十三釵》等影片,也因為其中死尸殘肢等血腥場面或情色元素引起家長反感。記者了解到,這些影片上映前,雖然宣傳力度極大,卻都沒有就其中暴力、恐怖、色情內容對觀眾作出提示。

  事實上,國產影片提示觀眾“兒童不宜”早有先例可循。據了解,我國第一部標有“兒童不宜”字樣的影片《寡婦村》在1988年上映。1989年,廣播電影電視部發布《關於對部分影片實行審查、放映分級制度的通知》,要求一些進口及國產影片在片頭加印“少兒不宜”的字樣。但因時光推移,這一規定在實踐中已流於形式。

  觀影“溫馨提示”為何難產?

  在我國尚未實施電影分級制度的情況下,如何保護孩子幼小稚嫩的心靈免受暴力、情色、恐怖、驚悚的傷害?

  社會各界呼吁,不妨讓電影出品方和電影院線共同承擔起社會責任,在影片上映之前,根據情節內容進行“溫馨提示”,避免家長盲目地帶孩子來欣賞一些有害於青少年成長的影片。

  2011年《金陵十三釵》上映后,上海市人大代表厲明律師就在地方兩會上呼吁:強烈建議電影院線設立觀影“溫馨提示”,以保護未成年人。

  “看起來有難度。整整一年過去了,經辦人員找了我不下10次,最后還是辦不了。”厲明說。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僅僅依賴片方和電影院線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心”,難以將此事落實。一位院線負責人透露,提示觀眾哪些影片“兒童不宜”無疑會影響票房。

  一位院線經理表示,喜劇片老少咸宜,票房號召力最大,所以如果院線把《西游·降魔篇》定為“恐怖片”,可能會“得罪人”。

  不少電影界人士指出,觀影“溫馨提示”是一種可行的做法,的確應該先做起來,這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之一,不能讓孩子的身心健康成為商業利益的犧牲品。

  “實際上,在中國的電影市場上流行的許多電影包括國產電影,理論上都應該有一些級別的提示,特別是對青少年的一些提示。”清華大學影視傳播中心主任尹鴻說。

  還有一些觀眾呼吁,電影主管部門應硬性要求片方和電影院線對此類“兒童不宜”進行溫馨的觀影提示,並且對它們的實施情況進行考核抽查,把保護孩子落在實處。(據新華社上海2月19日電) 原題:《西游·降魔篇》嚇壞小觀眾觀影為何難見“溫馨提示”

(來源:大眾日報)

分享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