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視上獲悉,有些游客乘地鐵周游上海灘,因不熟門熟路而受阻被礙,金蛇年首竟然不快不樂。於是乎想到香港地鐵在這方面服務另有一功,會做生意,值得阿拉借鑒些許。
逢年過節,港鐵會推出各種各樣的紀念票優惠票,如每年推生肖紀念票,今年蛇票不但吸引海內外游客以此留作游香港的永久紀念,連本埠居民,甚至持有充值卡者也心動,也要另買一份作為迷你收藏。
常言道“旅行,旅行,行是第一位的”。今年從小年夜到年初四,香港進出人次達818萬,入境旅行者人次208萬。彈丸之地的香港,去年為招財進“人”竟突破4000萬,主要就是靠地鐵來解決游人的“暢行”問題。港人沒有自顧自,也沒有乘機哄抬票價,反而推出諸類優惠票讓人有挑選自由,比如適合家庭或團體的折扣票,也有誘你逗留在港的多天可通用的便宜票,不論港人還是非港人均一視同仁。其實優惠也好,便宜也好,就是促進多玩、多消費、多埋單,港鐵一馬當先為拉動香港的黃金周旅游經濟,以及擴大“內需”作出不可替代的貢獻。
上海地鐵年年在“長”,似乎比香港地鐵更加四通八達。可是,我們有點兒重建設而輕管理,更不擅長創意經營。如果要管理出色,就要未雨綢繆,考慮到黃金周期間如何提供更主動更熱忱更周全的服務﹔要知道外來游客之中,有未乘過地鐵或不熟悉上海地鐵規則的男女老少及不同素養人士,難免會出現懵懂無知、手忙腳亂、難以暢行的情況。
上海要創建國際旅游大都會,看來地鐵首先要具備國際化的高水准服務才行。從香港國際機場出來的大部分人是乘機場快線到九龍或港島,再換其他地鐵線分流,因為對不會粵語英文溝通、不識香港道路、認不對站頭的朋友來說,貿然乘公共巴士是“港道難,難以上青天”的。快線達中環終點,又設好多條免費面包車定時發送,送旅客和行李到各個主要購物美食地區或者下榻的知名賓館酒店。至於香港三大玩樂勝地,迪士尼、昂坪360都有地鐵可直達,十分便捷﹔海洋公園尚未有地鐵線連接,則相對不爽。
上海地鐵可借用香港的一個創意經營來促進旅游:香港旅發局王英偉先生曾給筆者一本由旅游達人編寫的圖文並茂手冊,手冊按橫貫港島的有軌電車站頭,一一標出站點附近好玩樂、好美食、好買東西的“三好”場所,讓你去自由暢游。上海這方面的達人估計不乏,如果上海地鐵也能請他們編繪,或者與晚報旅游專版策劃,按地鐵站頭編本“乘地鐵玩轉新上海灘”的手冊,應該是頗有意思的。春節已過,說上面這些閑話,也許是“馬后炮”。還有,借他山之石攻玉,自然隻說好的,香港地鐵並非十全十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