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每日最新評論

雖不完美亦是經典

2013年02月19日09:32    來源:北京晚報    手機看新聞

  注定,《西游降魔篇》要成為一部在各種觀影網站裡,頻繁被點擊的國產影片。就像周星馳以前的作品那樣。比如說《大話西游》,比如說《功夫》。

  在這部作品裡,以一個導演的身份,周星馳完成了對自己的超越。雖然說《功夫》也讓我們見識到了周星馳的導演功底,但是在《功夫》裡,周星馳的導演功夫似乎還並沒有得到完全的釋放,多少有些拘謹,而到了《西游降魔篇》裡,就像水銀瀉地一樣,周星馳完全導出了自己的風格。這種東西別人一看就知道是周氏風格,就像他的表演一樣,可以學,但頂多也只是學得像而已,電影裡邊最內涵的那種東西,卻永遠拿不到手。

  開篇音樂就不俗。已經很久沒有聽過那麼古典、民俗,卻又蕩氣回腸的國產電影配樂。《大話西游》裡有過,《笑傲江湖》裡有過,《倚天屠龍記》裡好像也有過。即便是多少年后,這些電影音樂也是可以被許多人下載出來當手機鈴聲的。電影一開始就很抓人,類似於鳳凰古城那樣的村子,有高高的木樓,有大片綠汪汪的水,有忙著干活討生活的村民,最重要的是——水裡還有魚妖。陳玄奘便也以一個驅魔者的身份在這裡出現。和他一起搭戲的還有一個耍嘴皮子的道士。其實,我一直覺得影片開頭魚妖的這段戲,也是影片最出彩的地方。各種場景、各種表演、各種特技、各種台詞、各種經典,這段戲滿足了你預先對周星馳這部《西游降魔篇》的所有美好想象。

  在這裡,文章飾演的玄奘角色是個類似於《大話西游》和電視劇《西游記》裡唐僧兩種樣子的結合體。他整天拿著一本《兒歌三百首》去教化妖怪,真誠,善良,卻又不敢去承認和面對他和段小姐之間男女之情的“小愛”,而一心想去完成拯救蒼生的“大愛”。所以說,這部片子裡也有很多的佛理和哲理在裡邊。隻不過這種佛理和哲理,總是被影片還保留著明顯人工雕琢痕跡的搞笑片段所打斷,讓這種佛理的連貫性在影片裡也變得磕磕絆絆,表達得並不是特別暢快和淋漓盡致。

  這也是這部片子相比《大話西游》還要差一點的重要原因。在《大話西游》裡,你看到的只是刻骨的愛情,導演和演員時時刻刻在為這種愛情積蓄情緒和力量,到了最后一個點,就讓他們轟然崩塌,以前的積聚一下子像洪流那樣泄了出來,大家感覺都很暢快。在《大話西游》裡,你也找不到很多刻意雕琢的搞笑,不能夠去影響到影片主題的表達。

  黃渤飾演的孫悟空是另一大看點。他在山洞裡和段小姐大秀舞步的那場戲,在公映之前,就成了大賣點。在做演員之前,黃渤就是專業搞舞蹈的。在這部戲裡,周星馳也讓他過足了舞蹈癮。孫悟空最后的“真身”造型,完全顛覆了大家對美猴王的認識,活脫脫一個身披金甲的“矮冬瓜”,而且是一枚凶狠的“矮冬瓜”,“當年我手拿著兩把西瓜刀,從南天門一直砍到蓬萊東路,砍了三天三夜,是血流成河啊”。當如來手掌壓下來的時候,孫悟空化身猿猴在特技效果的手掌底下,很有點“以一己之力對抗全世界”的意思。隻不過在影片裡,孫悟空變出來的竟然會是一隻大猩猩,而不是猴子,這是失誤嗎?

  總的來說,除了被刻意的搞笑情節打擾了影片節奏的連貫性之外,這部電影的前三分之二拍得還真是不錯﹔只是到后三分之一,段小姐被孫悟空打死、玄奘終於敢面對自己的“小愛”、孫悟空以一己之力對抗“放原子彈”一樣發威的佛祖,這三個地方應該是計劃中的高潮爆發點,但由於用力太分散了,計劃中的高潮並沒有出現。而且魚妖、豬妖、猴妖三個“性本惡”取經徒弟的“由善變惡”,也顯得有點突兀,缺少了一種必要的過渡和交代。

  一句話,雖有瑕疵,但並不影響這部片子成為少有的國產經典之作。張軍瑜

(來源:北京晚報)

分享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