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每日最新評論

官方通報不能隻通報官方

2013年02月05日08:45    來源:北京晚報    手機看新聞

  這兩天,河南三門峽市義昌大橋垮塌事故牽動了無數人的心。一輛運送煙花爆竹的車、一座被炸毀的橋、三個版本的死傷人數、相當於從10層樓的高度墜落的N輛汽車再加上惡劣天氣導致災難發生的解釋,一切都讓人又如同身墜前些日子濃重的霧霾當中。受傷的人是我們的兄弟姐妹,毀壞的公路橋梁是用我們的稅款建成,車輛貨物的損失不知道將會讓多少家庭一蹶不振……人們無不期待著當地官方拿出令人信服的解釋和禁得起推敲的數字。

  從央視報道中可以獲知,2月1日21時25分,河南三門峽市在義昌大橋垮塌事故現場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稱事故系運輸爆竹的車輛爆炸引起。發布會沒有設置提問環節。相較於事件描述,官方通報把更多的筆墨放在了領導名字上面。粗略地數一數,大概有將近20位領導“稿上有名”。誠然,這能顯示出各級政府領導對事件的重視,也能向方方面面傳遞出一些信號,但在強調轉變作風、文風的當下,官方通報很應該換一換寫法。

  最為重要的,官方通報不能隻通報官方都干嗎了,都誰來了,都誰下了批示,還要關注事故中的當事人。領導人的名字很重要,遇難者、傷者的名字就不重要?即便是無法在狼藉一片的事故現場迅速確認全部死傷者身份,至少也可以有多少先報多少,或者最不濟也可以公布一下現場的車牌號碼。在這種事情上,官方不應該讓媒體走在前頭,畢竟官方才是最優勢資源的掌控者。說白了,其實就是官方出面替老百姓報個平安。官員本來就是公仆,替外出的主人向家裡的主人遞個話,不過是盡本分,絕非高標准嚴要求。

  深入思考一下,這種打著濃厚官腔的官方通報所體現出的,還是當地對輿情應對的把握不到位。在資訊極為發達的今天,瞞報肯定是行不通的,但大事化小仍舊是某些通報所力求達到的效果。同時,力求所謂的壞事變好事,竭力通過事故救援和災后處理來襯托出領導的光輝形象,更是暴露出了某些人臭不可聞的馬屁思想。張麗

(來源:北京晚報)

分享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