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評論員:改作風的“加”與“減”

——六論轉作風看實效

本報評論員

2013年02月05日04:59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時近春節,各地勤儉節約辦兩會成為關注焦點。大會會場,不擺鮮花、不鋪紅地毯﹔會議就餐,沒有高檔菜式和酒類飲品﹔代表委員發言,陳言務去、直奔問題。簡、儉、減,新會風體現了新作風,帶來了新氣象。

  對花裡胡哨的形式主義做“減法”,是改作風的題中之義,也獲得了群眾的好評。與此同時,人們也在關注:形式少了、水分擠了,內容和干貨是否會相應增加?群眾最不喜歡的積弊陋習去掉了,群眾最盼望、最擁護的優良作風是否會相應多起來?換句話說,轉作風看實效,人民群眾不僅看不做什麼,更關注做了什麼。

  鮮花少了、菜單瘦了,政府部門節約的行政開支能否用於改善民生?會議短了、發言實了,黨員干部騰出的精力能否用於聯系群眾?事實上,摒棄群眾反感的不良習氣,給群眾帶來的只是抽象觀感。在內容上做“加法”,才能夠把改作風延伸到群眾的家門口,為群眾帶來可以觸摸得到的實際利益,把改作風的實效寫在群眾的心坎裡。反之,如果隻停留於對形式主義做減法,缺少在實質內容上做加法,改作風的實效就會打折扣。

  改作風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深入實際、聯系群眾、解決問題,面子上做減法是一個方面,裡子中做加法是更重要的一個方面。如何把握這種“加”與“減”?就需要黨員干部多到基層調研,摸准改革發展的痛點難點﹔多向人民群眾問需問計,把握群眾的所思所盼,進而總結經驗、研究問題,寓改作風於破發展難題、解民生憂慮之中,將改作風扎根於時代前進的步伐中,使改作風煥發出推動社會進步的正能量。

  既敢於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做減法,又善於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方面做加法,把握好了這個“加減辯証法”,以更大決心、更大勇氣向深處改,向實處改,我們就能最大程度釋放改作風的紅利。

分享到:
(責編:蘇楠、王倩)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