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每日電訊:大學排名不能圍著北大清華轉

熊丙奇

2013年02月04日10:52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3版    手機看新聞

■三思后評

據國外媒體報道,全球最慷慨、最具影響力的慈善大亨比爾·蓋茨日前對美國大學的“排名評級系統”(metric rating system)進行了一番批評。蓋茨認為,美國大學目前主要的問題在於過於保守,而其排名標准也過於傾向於那些可以吸引到最優秀學生的大學,而不是那些更願意接納普通學生,但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找到未來發展道路的學校。

比爾·蓋茨對於美國大學排名、評價的批評——目前全美范圍內大約有6900多所高等院校,其中有4000多所經過了美國六大教育區域委員會的認証。《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把美國大學主要分為四種類型,分別是國家級大學(全國范圍內都有影響力的大學)、地區性大學(碩士類)、地區性學院(本科類)和文理學院。通常,《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會將國家級大學進行排名,而諸如哈佛、普林斯頓、耶魯這些名校都屬於這一范疇之內——也同樣適合我國當前的大學排名,分析我國存在的官方和民間大學排名,幾乎都聚焦在目前放在一本批次招生的院校、985高校和211院校,採用的評價指標,也都針對這類院校,1月29日,教育部發布的官方高校學科排名,針對的就是具有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資格的一級學科。而招生規模龐大的二本、三本院校和高職高專,卻不大被關注。

大學排名一直存在爭議,相比美國的大學排行,我國的大學排行更存在評估行政化、評估指標是否科學、數據是否客觀、排名結果是否有公信力等一系列問題,但排行隻關注一本院校、985、211院校,排名指標也針對這些院校而設計,還是反映出一種社會傾向,對於一本(985、211院校)之外的學校,大家並不待見。而這些院校承擔著更大規模的人才培養任務。

這種傾向,與我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百年夢想”,以及社會的“名校情結”有關,不利於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一方面,這些學校的教師和學生會對學校的認同度低,感覺被淡忘和漠視,這對提高學校質量、樹立學校品牌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包括教師,也一心想著怎樣奮斗以求他日應聘到一所“層次”更高的學校﹔另一方面,選擇這類院校的受教育者,大多持有“無所謂”的態度,反正學校一般,有什麼好選擇的。另外,不像選擇前一類院校時,有更多的信息可資分析,受教育者在選擇這類院校時,很難找到相關信息。——雖然選擇大學,排行榜僅僅隻有一定參考作用,大多數學生不會根據排行榜就做選擇,但這或多或少為學生提供的可參考的信息。

這其實進一步加劇我國社會的“名校情結”,也使高等教育大眾化陷入困境。對基礎教育來說,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並沒有為學生帶來更多的選擇,大家最為關注的選擇還是少數院校﹔對於大學來說,“高大全”成為辦學共同的追求,與名校相比,二本、三本和高職院校在“指標”上全面落后,甚至不值一提。

任何國家的高等教育的出路,都不是隻發展少數名校,這是比爾·蓋茨批評美國大學排名系統的原因所在。當然,美國大學的辦學具有很強的自主性,並不會因大學排名沒有關注到自己,就“迷失自己”,但作為一種社會評價,大學排名會或多或少對受教育者產生影響,也會對學校辦學產生影響,因此,如果大學排名能改變隻關注少數名校的傾向,會為高等教育的多元化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對於我國高等教育來說,這方面的工作就更有必要。

必須注意的是,我國社會已經存在“不上一本就不算上大學”的觀念,985、211院校由於獲得國家更多的投資,並享有諸多政策優惠,而拉開了和其他學校的“層次”——前不久,教育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下發《關於對“211工程”三期建設成效顯著的高校給予獎勵的通知》,決定對在“211工程”三期建設中取得顯著成效的28所高校給予獎勵,並進行中央專項資金支持,獎勵資金3.83億元。這顯然是對這些學校“錦上添花”,更多的民辦院校、獨立院校、高職高專,卻在等待“雪中送炭”,這筆資金如果用到資助這些學校身上,所起到的效果無疑將更大。因此,大學排名、評價不能再迎合這種功利的需求,而應該更多關注普通學生多的普通院校,以科學、合理的評估標准,評價學校的辦學特點,促進每所學校辦出特色,提高質量,也讓受教育者更關注這類院校。

分享到:
(責編:王倩、張玉珂)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