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評論員:在現場,才不會走過場

——五論轉作風看實效

2013年01月31日08:32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在一些地方,有的領導干部進村靜悄悄、調研實打實,有的視察工作直奔問題去,有的蹲點調研漸成慣例。這些讓群眾贊成的好作風,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在現場,而不是走過場。

  隻有在現場,才能夠深入實際、直面矛盾、解決問題,給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改作風才能落到實處。反之,倘若調研只是“坐著小車轉一轉、隔著玻璃看一看、看完以后吃頓飯”,不了解社情民意、不知道實際情況,談何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倘若身在現場而心在別處,回避矛盾、繞開問題,又怎能解決實際困難、密切聯系群眾?

  信息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便捷,“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正因為此,那種認為網絡可以取代“在現場”的錯誤思想頗有市場。殊不知,網絡固然是觀察輿情、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是我們認識“復雜中國”的重要手段,但在任何時候,“鍵對鍵”都代替不了“面對面”。不在現場,就無法獲取更多真實細節和切身體會﹔不在現場,也很難深入了解真實情況,很難摸准社會的脈、點到政策的穴。

  今天的中國,正在轉型爬坡,矛盾不少,困難更多。更多領導干部抬起腳步進工廠、站在工地謀建設,才能弄清發展的重點難點痛點,從而對症下藥,找准發展路子﹔更多領導干部躬下身子進柴屋、蹲到灶邊摸民情,才能把握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從而有的放矢,制定惠民措施。在這個意義上,強調在現場,就是在發揚我們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作風,就是在堅持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習近平走進太行深處,感慨“看到真貧就值了”﹔李克強在湖北農村考察,詢問“有什麼惱火事”。中央領導同志的率先垂范,為廣大黨員干部樹立了榜樣:多在現場、不走過場,才能解決難事、多做實事,才能使改作風見到實效。

分享到:
(責編:齊賀、王倩)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