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是一年一度的“大屠殺紀念日”,德國總理默克爾為此發表談話,宣稱德國對納粹罪行“永久擔責”。
從戰后阿登納公開譴責納粹罪行,到1970年勃蘭特在華沙“驚世一跪”,再到1990年德國政府發布官方道歉文告,一代代德國領導人為大屠殺罪行誠心道歉,給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德國的道歉不是隻停留在言語上,而且還落實到行動中。在柏林標志性建筑勃蘭登堡門附近寸土寸金的中心地帶,德國人建立了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群,去年又在隔街相望的公園裡建立了信德人和羅姆人受難紀念園。紀念碑群那一座座林立的水泥棺材警醒后人:屠殺暴行如此恐怖,決不讓悲劇重演。
德國不止是道歉,還通過國民教育、制定法律和金錢賠償等種種方式與納粹侵略歷史進行切割。這種勇於正視歷史、勇於承擔責任、勇於反思的精神值得世人尊敬。
德國還一直在為納粹罪行賠償。比如,德國向以色列前后賠償了大約700億歐元,向大屠殺幸存者賠償了約150億歐元,而且將繼續處理賠付。此外,德國政府還積極協調那些使用過戰爭勞役的德國公司向受害者進行賠償。
在領土主權問題上,德國人的做法更是讓人欽佩。1990年德國統一時正式宣布,不再申索因戰敗被割讓的奧得河-尼斯河線以東領土,盡管那裡是普魯士當年的起家之地。
德國人勇於反省反思得益於其戰后國民教育。紐倫堡審判讓納粹的暴行大白於天下,也讓許多蒙在鼓裡的德國人幡然醒悟。此后,德國從教科書入手,讓人們從孩童之時就開始認識到納粹暴行和德國那段不光彩的歷史。
德國教育法明確規定,歷史教科書中必須包含有關納粹暴行的歷史內容,並成為教學重點。培養學生與納粹意識形態作斗爭的思想觀念,已被明確列入學校教育的首要目的。德國還與法國、波蘭等鄰國合編歷史教科書,增進互信。2006年法德合編的高中歷史教科書出版發行,裡面就有二戰期間納粹德國侵佔法國等內容。
德國是尊重言論自由的國家,但有一個禁區不能碰,那就是不能宣揚納粹。德國的法律嚴禁宣揚納粹和種族仇恨,重罰新納粹分子。1994年,德國議會通過的《反納粹與反刑事罪法》規定,不准以任何形式宣傳納粹思想,嚴格禁止使用納粹標志的行為,禁止德國網站使用納粹標志與口號,任何發表否認納粹大屠殺的言論的人都將受到嚴懲。
在德國,認罪、反省和銘記二戰的那段慘痛歷史,早已成為主流社會的共識,而且通過學校教育與法律雙管齊下,真正深入人心。德國誠心道歉使其放下了歷史包袱,與歐洲各國實現真正和解,德國與法國一起成為歐洲一體化的領導者,鄰國並未因此而恐慌或擔憂。
對比一下不難發現,同為二戰侵略者的日本與德國相距甚遠。如今,日本連對起碼的侵略史實都想“打馬虎眼”,連姿態性的道歉都不情願,這又怎麼能融入亞洲,獲得諒解,取得信任呢?(新華社記者吳黎明)新華社北京1月28日電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