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西安晚報:駐京辦裡的“游擊”豪宴

2013年01月29日09:50    來源:西安晚報    手機看新聞

 

  日前,記者暗訪甘肅、福建等10余家省級駐京辦餐廳,大多均被告知,至少3日內餐廳的包間和宴會廳都已預訂一空。據調查,駐京辦餐廳部分公務接待抽真龍喝茅台。(1月28日《新京報》)

  駐京辦的火爆事實上與公務接待轉到“內部餐廳”如出一轍,選擇私密性強、條件優越的地方,換地點不換標准,“明吃”變“暗吃”,不變的依然是“舌尖上的腐敗”。這些跡象充分表明,公款大吃大喝的土壤依然存在並有著強大的慣性。

  如果治理大吃大喝,僅僅隻限於“洗臉”一樣的面上清,根治不了吃喝之風倒在其次,一次又一次透支公眾的公信力才是關鍵。事實上,厲行節約是中央歷來所倡導的,反對奢侈浪費在黨紀法規中都有表述。公款大吃大喝,根源恐怕還是缺少了“不能吃”、“不敢吃”的制約機制和“吃了有毒”的懲處機制。

  從某種意義上講,駐京辦裡的奢吃豪喝,敢跟中央禁令“躲貓貓”,消費的還是“能吃”、“好吃”的土壤,權力的口欲在制度的漏洞中恣意橫流。相同的土壤,相同的心理,駐京辦裡與外,還有多少吃喝在打著禁令的“游擊”?

  治公款奢豪終歸還是權力制約,禁止之下,既要真抓敢管,嚴抓重處,讓喝了的變成“苦酒”,吃了的“消化不了”﹔同時,也要從制度上補漏,逐步捆住權力花錢隨意的手。一是晒預算,看看每年有多少“吃的”﹔二是晒支出,看都是誰吃了,都吃了些什麼、吃了啥標准。隻有把權力關進牢籠,改變權力奢豪的氣場,才能剎住“舌尖上的腐敗”。 文/木須虫 圖/王成喜

分享到:
(責編:齊賀、王倩)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