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海外網:中國反導試驗是“秀”軍事肌肉嗎

孟嶺

2013年01月29日09:11    來源:海外網    手機看新聞

  我國國防部27日晚透露,當天在中國境內第二次進行了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外界分析認為我國已經初步掌握了反彈道導彈技術。

  無獨有偶,當地時間26日下午,美軍在加州空軍基地也試射了“地基中段防御”導彈防御系統(GMD)攔截導彈。這次試射是2010年12月失敗以來GMD攔截導彈第一次試射。

  中美幾乎同日進行反導攔截試驗引發了全世界關注。目前,隻有中美成功進行過這類中段反導試驗,而我國的陸基中段反導技術試驗,理論上遠比美制“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隻在彈道導彈幾十公裡的末段進行攔截要更具難度。

  英國廣播公司撰文稱,中國官方高調對外宣布高難度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再次試驗成功,正值中日釣魚島對峙、朝鮮核試危機、中美亞太利益碰撞等一系列敏感事件期間,引發包括美國、日本、印度等所謂“潛在對手”的關注。美國媒體稱中國公布此類試驗的目的主要是對潛在對手“顯示能力”,日本媒體稱中國此舉會導致亞太地區新一輪軍備競賽。

  毫無疑問,此次反導攔截試驗成功意味著中國在此項技術上進入世界一流的水平,意味著國防能力的進步,其技術意義與實際意義非凡,值得國人慶祝。反彈道導彈技術的重要性在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証我國國土免受外來導彈的襲擊,特別是攜帶核彈的中程以下導彈攻擊。在戰略上,對地區軍事平衡也會發揮重要的作用。有言論稱,中國打造中段反導能力戰略意義不亞於“兩彈一星”工程。

  然而,真如外媒所說,中國此次試驗是向潛在對手“顯示能力”?中國會在“反核保護傘”下稱霸世界嗎?

  事實上,我國國防部已經聲明,本次試驗是“防御性”的,並不針對任何其他國家。導彈攔截技術本身也是防御性軍事技術,不具備攻擊能力。把中國試射攔截反導導彈說成是向周邊國家“炫耀武力”,未免有些“草木皆兵”。

  美國作為冷戰后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已經習慣了在國際政治、經濟、軍事等多方面居高臨下的地位。近年來中國的快速崛起,無疑會刺激到美國以及其他一些國家的自信心。但中國堅持和平崛起,不會走“國強必霸”的道路,中國近年努力探索尖端軍事技術,只是為了彌補“大國標配”的不足,為自身和平發展營造條件。實際上,未來長期的世界格局仍然是“一超多強”,但“多強”與“一超”之間的差距會不斷縮小,多極化的趨勢導致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永遠稱霸,彼此掌握一些“硬實力”與“軟實力”對地區的穩定與發展更有利。眼下中國本著和平的目的進行了一次成功的試驗,中國的國防實力要真正走向世界的前沿還有很長一段路。走下去是艱難的,也是必要的,中國自當堅定決心﹔但隻要行得正,就不怕他人指指點點,就一定能夠走得遠。

  (作者為海外網評論員)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分享到:
(責編:齊賀、王倩)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