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評論員:改作風不能一陣風

——四論轉作風看實效

本報評論員

2013年01月28日04:52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改作風,正在積累正能量。在一些地方,有的干部下鄉自帶飯盒,有的駐村與農民同吃同住,有的考察調研不驚動下級機關。但也有人擔心,改作風會不會只是一陣風?

  改作風,制定措施、付諸行動並不難,難的是鍥而不舍、久久為功。然而,轉作風有沒有實效,不僅看一時之變,更看長久之態。如果只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風過無痕,很難留下什麼成果,已經取得的成效也會付諸東流。

  改作風一陣風,這是一些地方和單位的痼疾。或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上級一重視,馬上就抓,領導不強調,立刻就放。或是“錦上添花,應景文章”,雷聲很大,雨點很小,風頭過后,一切照舊。或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一時新鮮,三分鐘熱度。結果,作風問題年年講,作風建設年年抓,但年年都是老問題,年年都是老樣子,改作風陷入“改回來又改回去”的周期律。在群眾眼裡,這種一陣風式的改作風,本身就是壞作風。

  少數人靠覺悟、多數人靠制度,改作風如是。如果改與不改一個樣,甚至越出紅線不問責、改出實效不鼓勵,改作風動力安在?政績考核樹立作風導向,干部選拔確立作風標准,行政問責注重作風紅線,形成改作風的激勵機制,方能防止出現半途而廢、無果而終的情況。

  認識不到位、作風難持久。一些人把改作風當作上級要求,並未在思想深處觸動“密切血肉聯系”這個根本,並未在黨性修養上強化為民這個責任。隻有常修為政之德,涵養宗旨意識和黨性意識,把改作風內化為精神追求和工作習慣,經常“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才能完成從“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轉變,煥發改作風的內在動力。

分享到:
(責編:耿聰、王倩)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