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廣州日報:“暗訪”風聲是誰事先走漏?

羅瑞明

2013年01月25日11:14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熱議

23日,湖北省黃石市《東楚晚報》的一條新聞,刊登在第三版第二條位置,名為《距國家暗訪組來黃檢查隻有98天……》,暗訪的消息提前三個多月曝光,變成了通知,讓網友大呼“這個暗訪有水平”。(1月24日新華網)

既然是暗訪就不能“明”,嚴密封鎖消息,不露聲色悄悄地進行,而此種暗訪卻讓被暗訪者了解得一清二楚,連倒計時都用上了,可見時間計算非常精確,那麼此種暗訪消息是從哪裡來的?

要是明查,很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進行暗訪可以潛入深處,如實地了解當地貫徹落實的情況。而既然是暗訪就有暗訪的規則,不打招呼,不驚動當地,輕車簡從隨時出現在街頭巷尾,如此才“訪”得准,查得實。而“暗訪”消息登了報,暗查成了明查,難免會出現應付了事,做表面文章,甚至還會提前物色對象,報喜不報憂,迷惑檢查。

現實中公開的“暗訪”並不少見,有的“人未到,聲先行”﹔甚至有的暗訪成了帶訪,由被暗訪部門人員陪同,依照陪同者的路線走,按照指定的人訪,暗訪成了專訪,暗查成了明查,此種被動的暗訪有何用?還不如直接聽匯報。

能在報上登出暗訪的消息,無疑是有人把消息透露出去。此種先打招呼的做法說到底是一種面子工程,被暗訪的地方有問題,自然暗訪者臉上無光,因而提前通知讓下面做准備,報喜不報憂,你好我好大家好。再則,將暗訪的消息提前告知,既能當人情相送,又能換來“微服私訪”的好名聲,還可說明數據的來源的可靠性,真是一舉多得。

如今從上到下力戒浮風,提倡“求實”,在這麼一種大環境下,還出現虛假的暗訪,這不能不說是形式主義、不良作風的習慣使然,如此的創衛能創出什麼,又有多少真實?

暗訪公開登報,說重一點也是一種造假,其重點在於泄露,究竟是誰泄露的,為何敢泄露?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羅瑞明)

分享到:
(責編:王倩、張玉珂)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