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旭東·
各高校的期末考試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網絡上瘋傳這樣一條微博:"據說山大某院期末考試最后一道題,18分:選出你認為上課最積極的3名同學和翹課最多的3名同學。視與主流答案相符程度給分,完全不相符得0分。好吧,老師你贏了!"(1月19日中國廣播網)
以試題的形式檢舉翹課同學,算你狠!你不檢舉,或者做"和事佬",就會失分,就會影響到期末考試成績﹔你檢舉,在保密程度不高的情況下,很容易讓翹課同學獲悉,就會結下仇恨。檢舉翹課同學著實"壓力山大"。你認為的未必是真實的,弄錯了人選,良心過不去而自責。還會引起平時翹課較多同學的猜疑,張三會不會選了我?李四會不會相中我?王五會不會填了我?此舉的弊端與隱患是顯性的,很容易想到,是否一無是處?隻管拼命"拿磚砸、用水灌",發泄自己的不滿情緒?如果理性地、冷靜的想一想,檢舉翹課同學或是一種啟蒙、一次嘗試、一個創新。
檢舉翹課是培養責任意識的啟蒙。今天你是大學生,明天就是職場人﹔今天走進象牙塔,明天就會步入社會。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是高等教育的題內要義,目前主要是通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來實現。責任意識的養成,不僅僅是學習相關理論知識,更關鍵的是實踐與創新。檢舉翹課同學,是培養學生檢舉責任的試驗,而以考題的形式出現,當算形式創新,要不,同學之間打死也不會相互"出賣"。先有責任意識,后才有責任擔當。大學生是未來的"頂梁柱",尤其需要責任意識的建立與責任擔當的確立。培養責任意識,不妨"借題發揮",在形式與內容上創新,潛移默化,這比單純的說教、傳統的說教效果肯定要好。
檢舉翹課是主客觀博弈的啟蒙。同學之間有親疏,這就出現"死黨"、"閨密"的?稱。當必須"出賣"3名翹課最多的同學時,是一種考驗,到底是保護自己的"死黨"、"閨密",還是實事求是該選誰就選誰?是秉公辦事,還是網開一面?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自己就是翹課最多者,有沒有勇氣"從我做起",正人先正己?考慮主觀感受,個人好惡,還是尊重客觀存在,出於公心,這可是人生的一道"選擇題"。這對於處於大學階段的年輕人來講,無疑是主客觀博弈的一次歷練,走向成熟與理性的一次鍛煉。因為,今后,走上社會面臨類似的問題還會頻繁出現,今天的一次選擇或無關大局,但明天的選擇可能會影響很大﹔今天或可寬容你的"偶然失誤",但明天決不允許你"重蹈覆轍"。
(來源:齊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