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空氣污染,不能隻靠臨時應急﹔改善空氣質量,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得有敢啃“硬骨頭”的勇氣,做好打持久戰的准備
本周三,一股冷空氣帶來的偏北風,吹散籠罩我國中東部的霧霾,各個城市的空氣質量逐漸好轉起來。
我們不能指望天天刮風,也不能責怪老天爺故意起霧刁難人。事實明擺著,造成這次空氣嚴重污染的根本原因,是燃煤、機動車尾氣、工業生產、市區揚塵的大量排放﹔直接原因是天氣擴散條件極端不利﹔區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影響疊加,又加重了污染水平。該反思的是我們生產生活排放的污染太多了。
“嚴重污染”之說,來自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准和評價方法,官方公布的數據和空氣質量指數觸目驚心,卻不再與公眾切身感受“兩張皮”。但是,這一標准規定的PM10、PM2.5等污染物的限值,目前僅能與發展中國家空氣質量標准普遍採用的世衛組織第一階段目標值接軌。換句話說,我們的新標准,仍比發達國家的標准寬鬆。
就是用這一標准評價,我們也沒有理由樂觀。即便沒有大霧,許多大城市的空氣質量時好時壞。刮一陣風,藍天能多幾天,一旦無風,灰霾馬上卷土重來。平時的污染,只是沒有這次嚴重而已。把PM2.5納入評價體系后,全國80%城市的空氣質量不達標。
防治空氣污染,不能隻靠臨時應急﹔改善空氣質量,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得有敢啃“硬骨頭”的勇氣,做好打持久戰的准備。霧霾散了,治污的決心不能散。
政府的決心不能散。《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確定的治理思路和措施非常明確,關鍵要抓落實。實施區域聯防聯控、重大建設項目環評、對新建重污染行業以及燃煤工業鍋爐實施最嚴格的排放標准、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機動車排放等等措施,需要地方決策者下決心、動真格,哪怕犧牲一點發展速度也在所不惜。
污染排放大戶的責任心不能散。城市空氣污染,工業、交通、建筑三大行業是重點排放源。這次重污染天氣期間,北京等城市採取一些應急措施,要求部分企業停止生產或調低生產能力,部分公車停駛,以減輕排放壓力。應急之后,重點排放源的節能減排仍然不能放鬆,職能部門應當嚴格監管,排放大戶應當自加壓力,切實履行社會責任。
全社會關注污染防治的目光不能散。重度和嚴重的污染好比沸水燙人,人們因受其害,容易形成共識,積極踐行環保。輕度、中度的污染好比溫水煮青蛙,人們感受不到切膚之痛,容易麻痺大意,丟掉應急之時的環保行為。每個人必須認識到:空氣被污染,人人都是排放源﹔空氣污染了,大家都是受害者﹔減排請從自己起,減排請從今日始。